【最藝術的時光】蘋果的事:眼中蘋果

期數
3535
刊登日期
2011.11.18
作者
劉婉婷
主曆
主曆 2011 年 11 月 20 日

兒時常聽長輩說:「一日一蘋果,醫生遠離我。」常吃蘋果益處多,它含有豐富的纖維,能促進腸道蠕動,有助預防便秘,也集維他命 C、胡蘿蔔素、鉀質及鈣質等營養素於一身。香甜美味的蘋果確實很吸引,怪不得白雪公主抵受不住誘惑,吃下巫婆下了毒藥的蘋果。

有看過《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的朋友,劇中男主角送給沈佳宜的禮物是一件T恤,他在T恤上繪了蘋果及英文字句「You are the apple of my eye」,這句話如果直譯就是「你是我眼中的蘋果」,其實真正意思是「你是我心目中最重要、最喜歡、最關心的人」。因此,情人節應該送蘋果給愛人,代表收到你蘋果的人,是你心目中很重要的人。看過一篇文章,文中說眼睛是靈魂之窗,而瞳孔更是眼睛最重要的部分。以前西方人認為瞳孔彷彿像蘋果般圓圓的形狀,所以「apple」的英文古語有「瞳孔」的意思。舊約聖經《申命紀》有提及「He guarded him as the apple of his eye」,經文中文譯本是「上主加以保護,有如自己的眼珠。」(申卅二10)因此,當要表示極受珍愛的人或物,就會說他或它是「眼中蘋果」。

最近在網上流行「三個蘋果改變世界」的傳說。厄娃的蘋果讓人有了道德,因為受了誘惑後而被懲罰;牛頓的蘋果讓人有了科學,因為被砸醒後發現了萬有引力的定律;而喬布斯的蘋果讓人有了生活,因為咬了一啖蘋果後而成為「蘋果教主」。教主的蘋果幾乎征服了整個世界,大抵他窮盡一生研究「眼中蘋果」,去追求完美,需要用許多「力」的,就是創作力、吸引力、傳播力等集於一體的奇幻魔力。

為藝術家眼中的蘋果會是怎樣?是受誘?被砸醒?抑或偷偷咬了一啖?十六世紀初,德國有一位藝術金匠家克魯格?漢斯(Krug Hans I)生於小康之家,他用銀雕琢成一座蘋果杯(Apple Cup)(見圖一),葉子好像藤蔓般纏繞在枝莖上,才能穩固地把蘋果豎立起來。法國畫家華鐸(Jean-Antoine Watteau 1684-1721)沒有漢斯那麼幸運,出身於鄉下的工匠家庭,自小酷愛繪畫。雖然家境貧窮,但不會因此而不快樂,常在劇院和街頭觀賞戲劇及雜耍表演,並作了很多寫生畫練習,因此擅長畫舞蹈和喜劇等題材的畫作,像《意大利喜劇演員》(Italian Comedians)(見圖二)這幅畫「好戲連臺」,用鮮豔亮麗的色彩描繪演員擺好姿勢準備「Cheer」,彷彿影一幀全體合照。幾經努力,華鐸廿九歲成為美術院院士,從此得以進出宮廷的上流社會,將貴族的生活描繪下來。

「我確信我愛我所做的事情,這就是這些年來支持我繼續走下去的唯一理由。」這是完美主義者喬布斯的名言。有人不明白為何會有一班「信徒」對眼中咬掉了一口的蘋果矢志不移?竟願意在蘋果旗艦店通宵「朝聖」,大惑不解!也許為了「眼中蘋果」。不管你手拿的是蘋果四代、五代,或是四袋、五袋蘋果,最重要是如何去愛「眼中蘋果」。蘋果只不過是符號吧,懂得愛才是滿全。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