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體中成長】「傳」賴有你

期數
3536
刊登日期
2011.11.25
作者
余淑卿
主曆
主曆 2011 年 11 月 27 日

志超是基基團聯會領袖訓練課程的學員,他的團體很著重聚會內容、分享主題和服務等方面的多元化,團員期望在聖神的帶領下,團體能夠緊緊追隨教會與時並進的步伐,好能履行傳揚福音的使命。今年是教友年,教區專責小組鼓勵信徒積極參與信仰小團體,把互助互愛和福傳的精神推廣到社區層面。這個邀請正好為志超和團員帶來了新的動力。這個團體一向特別熱中於福傳事工,團員多次勇敢嘗試邀請家人、同事和鄰居參加堂區的福傳聚會和慕道班,但不算成功,因此,志超決定請教聯會幹事尋求指引。

幹事提議團員從聖經出發,一方面學習聖人的芳表,藉以加強團員的信德,另方面嘗試去幫助身邊的人,聆聽和關心他們的需要,逐步吸引人去認識天主。團體聽取了幹事的意見,以黃鳳儀修女所著《宗徒大事錄:早期教會一系列福傳故事研讀》一書,輔助團員研讀《宗徒大事錄》,作為教友年的聚會材料。每次聚會前,團員先行研習有關的章節和黃修女的參考書,透過「概讀、釋讀、選讀和靜讀」四部份的研習,團員對章節已掌握了較深入的認識,分享時,志超利用培訓課程中學到的帶動技巧,如聖經人物的默觀、角色代入等方法,生動地帶出章節的內容,使團員投入和領略當中人物的感受。之後,團員分享他們從宗徒的行實得到的啟示,並反思如何將之應用在今天的福傳經驗中。團體每三個月檢討研經的進度和方式,進一步堅固團員持續學習的信心。

目前,屯門區有兩個基基團在教友年研讀《宗徒大事錄》,在研習宗徒在聖神的推動下為主作證的事跡中,很多團員得著良多。秋玉很欣賞初期基督徒團體共同祈禱、團聚擘餅和慷慨分享個人財物的團體感。從前吝嗇時間和財物的她,也開始當起義工來,願意幫助鄰居看顧小孩和陪伴獨居長者去覆診治病,亦樂於捐獻教會的慈善活動。秋玉的改變為團體帶來了不少希望和動力。惠欣很佩服保祿宗徒,他經歷了不少痛苦和困難,仍不灰心,甘願成為天主福傳的工具,保祿的精神重燃起惠欣心中的火焰,令她渴望和好朋友志玲重拾友誼。三年前志玲因為惠欣離開基督教而受洗,入了天主教而決定和她絕交。惠欣多次請求志玲諒解她,都不成功。保祿在福傳上的堅持給了她一份堅強的勇氣,使她願意再嘗試去挽回這段友誼。惠欣的決心是很值得欣賞的。

在《宗徒大事錄》中,伯多祿沒有接受過很高深的教育,他的宣講是憑著與主耶穌的契合和聖神的帶領。志超一向謙卑,他很渴望得到像伯多祿這樣堅固的信德。他特別邀請團員為他祈求聖神的幫助,令一位剛失去至親的教友同事回歸教會。志超陪他一起為亡者誦念玫瑰經,又鼓勵他重新振作,這份真誠的愛終於感動了這位弟兄,願意再次參與彌撒。這事令志超感覺到聖神的臨在、伯多祿的祝福和團體同禱的力量。

上述幾位弟兄姊妹的福傳精神可嘉,筆者深信無數的同行者,正努力獻出他們一生的時間和精力,運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和資訊,在各自的生活崗位撒下信仰的種子,並等待聖神結出豐碩的果實。福傳是信徒的光榮使命,也是信仰小團體存在的目的。讓我們眾團員悉力以赴去執行這個神聖任務吧!  
 

基基團聯會供稿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