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O一一年終盤點

期數
3539
刊登日期
2011.12.16
作者
梁潔芬
主曆
主曆 2011 年 12 月 18 日

今年中梵關係處於對峙的膠著狀態,談了廿四年的中梵談判(1987-2011) 停滯在低谷休眠階段,自從內地去年開始自選自聖主教郭金財、雷世銀和黃炳章等,以及召開第八屆天主教代表會議以後,教廷當局以強硬口吻發出斬釘截鐵的聲明,表達其不滿,明確指出三位接受祝聖者,依聖教法典「自科絕罰」就加諸其身。

香港教會與政府的關係也處於秋風蕭颯的寒意裡,因教育問題的官司糾纏數年,甚至到終審庭,教會都是折戟沉沙以敗訴而還,傳媒更有在「捐款」一事想抽陳日君樞機的小辮子,幸好陳樞機的帳目和他的硬朗作風一樣,光明磊落,無瑕可指,事件迅速成茶杯裡的風波。唯有耶穌會正競投土地將要在香港辦私立大學,實施博雅教育,有點兒希望和「看頭」的春暖「喜事」。

中梵關係正處於低谷的膠著狀態,香港的政教關係上陣陣肅剎之氣,各方都乏喜訊,為何要作三邊關係的年終盤點?目的在於將天主教和政府關係放在中國的外交和內政的層面去看膠著問題的根源。因為禍兮是福所依,福兮是禍所伏。

中共將於明年秋天召開中共「十八屆黨代表大會」舉行領導人換屆選舉,新人競爭上位,派系競爭激烈,人事布局玄機甚多,當北京政海波濤詭譎之際,人人臨深履薄之時;連本地特首選戰梁唐之爭中,二人都不知道去北京那個「山頭」取得支持,何況教會?在北京外交問題的優次中,中梵關係是偏居末位,在這政局亂紛紛之際,需要重大妥協和忍讓的改進中梵關係,重開中梵談判一事中,中南海諸公誰個有「我說了算數」之膽量,有一諾千金的江湖地位?

北京高層深知中梵建交能助中國對外樹立大國的形象,但在內部,中國社會上不安因素蜂起,貧富懸殊之差距日益嚴重,領導人既相信宗教是揉合各意識形態從事社會運動的主要領導角色,又在維持穩定和諧的大政策下,黨決定以強有力之手扼著宗教界的咽喉,使它乖乖的在黨的操控下生活。

現在若中梵建交,使台梵關係起負面的變數,有礙台灣馬英九總統連任,對現行和諧的兩岸關係不利。所以中梵關係今年是膠著,明年仍會繼續,待中國的時局有變,才有機會重開談判,有建交之望。不過若無中梵交好,中國教會仍繼續生存,受壓迫是教會建立以來的家常便飯。耶穌在世時早已明言。(若十七15—16)

香港教會當然對教廷的忠誠毫無疑問,但對北京有沒有像鄰埠小弟弟的貼貼服服呢?北京官員對澳門教會可謂絕大放心,因為既自林家駿主教時代起澳門教會表示與政府絕對合作,又沒有教會人士以「教會的社會訓導」為圭臬去挑戰政府。香港教會在教育行政上對政府糾纏,雖然鎩羽而還,但是漸漸喚醒其他基督宗派對此問題之警覺。對陳樞機的接受商人黎智英捐款,是有心抹黑陳樞機之陰謀,但以鬧劇收場。不過泄漏陳樞機接受捐獻時,還有牽涉耶穌會也接受黎氏定期捐獻。這使筆者聯想到耶穌會申請土地建大學可能會泡湯。

教育和學校不但是授業解惑之所,並且是培養價值觀和改造思想之地。中國師自前蘇聯,甫自1949解放以來,將教育從宗教團體手中奪去而放在黨的手中,香港雖然有一國兩制的保護,但回歸十四年來,不斷與教會辦學團體疏離,新置的校董會成員席位,令人擔心的是成為黨員滲透的空檔。中小學教育況且如是,大學教育情何以堪!照正規常理而言,相信北京不會給耶穌會地皮辦學,除非這所大學能步舞鄰埠的「天主教」大學的後塵,容許共產黨員在領導層指點校務,那就另作別論了。

 


作者寶血會修女梁潔芬教授為香港教育學院大中華研究中心榮譽研究員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