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及生命教育:

刊登日期
2011.12.23
作者
馮菀菁

在目前資訊爆炸的時代,科技產品推陳出新,人類追求物質生活質素不斷提高的同時,我們會否意識及察覺到人類的生命及心靈素質是否與其物質生活同時同步提升至一個可接受、合理、滿意及甚至令人欣悅的水平呢?如果兩者未能同步發展,又將會造成甚麼後果及影響呢?關顧人類生命及心靈的素質是否當前值得關注及需要認真處理的事情呢?面對價值觀紛亂的社會,似是而非的道德標準不斷湧現的時代,我們可作些甚麼,使生命及心靈的素質不致被這股洪流淹沒呢?及早進行生命及心靈培育,或許是重要的進路,去塑造每個獨特的生命,而不是只在製造一些堂皇的軀殼。

作為以天主教信仰辦教育的學校,我們一直強調以心靈及生命培育為教育的基礎及最終的指向和目標。藉此希望培育學生有正面、積極的思想,好能欣賞生命、珍惜生命及綻放生命的多元性及無窮色彩。我校由一百五十多年前創校至今,一直致力於心靈及生命培育,其目的旨在:讓學生認識及體驗天主的慈愛,從而學懂愛惜生命,並實踐基督愛主愛人的福音精神;秉承會祖聖嘉諾撒瑪大肋納辦學的意願,為學生提供全人教育,使其身、心、靈各方面都得到適當的培育;創設一個以基督的大愛為主導的學校環境,使校內每一成員都能體會其核心精神(包括愛心、關懷、接納及寬恕)。要逐步達致這些目標,我們分別在以下各方面實踐:(一)讓心靈及生命培育有機地滲入於不同的教育環節中;(二)加強學校每一成員(學生、老師、職工、家長)對靈性生活的重視;(三)豐富非公教員生的信仰經歷及鞏固公教學生及職工的信仰基礎,使全體員生將信仰與生活不斷整合。而相關的心靈及生命培育活動的設計理念是基於:整全的心靈及生命培育是以對天主的「信、望、愛」為核心;透過結合及體現「知、情、意、行」的教學和活動策略作帶動;從而建立及培養學生「天、人、物、我」的心靈及生命關係;以期提升學生的心靈及生命至「真、善、美、聖」境界(設計理念另見附圖)。

過往一年,我們嘗試將宗教科及德育科一年級的課程內容作調適及整合,以學校訂定的「聖心學生人格素質指標」作為設計課程的基礎及參考,重新編寫一套更適合本校學生身、心、靈成長的學習內容,將心靈及生命的教育元素注入課程;透過全方位的學習及實踐跟進活動,以助學生掌握課程內容中較抽象的概念;並在單元中加入進展性及多樣性的評估,以跟進學習進度。

綜觀這一年的實踐經驗,我們感到整個課程是活潑而富生命力的。老師、學生及家長都認同在課程中滲入身、心、靈成長培育的重要性。每一個學習經歷及活動,都是一次生命與生命、心靈與心靈的對談及交流。當中不論施教者,抑或受教者,彼此的生命及心靈都再一次被召喚、培育及進行自我內在深化與轉化。雖然暫時未能量度課程的成效,但在過程中,已初步達致進行生命及心靈培育的目的——播種仁愛、喜樂的生命。

走上這條路,不易!在這條路上邁步向前,更不易!因一股洪流(上文所述的) 衝?我們而來,甚至有不斷洶湧之勢,使我們寸步難行,甚至迫使我們遇上迷惘、懷疑的時候。但賴?主耶穌基督賜予我們的恩寵,我們有能力及耐力走下去。願同路人繼續為生命及心靈培育獻出一點力量,堅信結果是甘飴的!

 

  • 作者馮菀菁修女任教於嘉諾撒聖心學校
     
  • 「點亮心靈」系列/本欄由教育學院宗教教育與心靈教育中心統籌供稿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