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間】聖誕
期數
3540
刊登日期
2011.12.23
作者
楊志強
主曆
主曆 2011 年 12 月 25 日
聖誕節本是紀念耶穌誕生的節日。這節日無疑已世俗化,但任何時代,人間總也世俗,節日也本由世俗生活的感受和嚮往澆灌而成。《福音》並無耶穌生辰的記載,早期各地教會曾在不同日子慶祝耶穌誕生,直到四世紀時才逐漸接受把十二月二十五日作為聖誕日。這天原是密西拉教的日神節。密教發源於波斯,是拜火教的一支,曾散布到整個羅馬帝國,聖誕傳說中三位從遠方來朝拜聖嬰的賢士,可能便是持這類信仰的賢者。基督信仰當時既在羅馬帝國如日當空,人們把這天當成心中「正義的太陽」耶穌的生日便容易理解了。日神誕生為何定在這天?原來那是羅馬人按自家的信仰習慣推算的冬至日。正確的冬至日應在十二月廿一至廿二之間。這是一年最短之日,過了這天,白天便逐漸增長,各地初民常把冬至看作最重要的節日,我國古時也一樣,周代建制以十一月為正,秦沿其制,也以冬至為歲首,漢朝恢復夏制以十二月為歲末,一直沿用至今,但民間仍有「冬大過年」的說法。而羅馬人本是拜月族,愛把月亮由缺到圓的過程看作神由新生到成長的徵兆,而新月初升前有三天是隱沒不見的。因此,人們也相信,神在向人們顯現之前,也需經過三夜,於是便把太陽神誕生的日子推延到十二月廿四至五之間半夜,即轉日正在開始時慶祝。這掌故說明,聖誕節定在這天,凝聚了多少最深層的嚮往和希望?即使你甚麼都不信,「一個孩子為我們誕生了」,就不只是個美麗的故事,而是對新生的希望和生命奇跡的期盼。
是以許多並無宗教情懷的人,也愛在平安夜裡到教堂去望子夜彌撒,和素昧生平者互祝平安。走在街上,看著人人喜氣洋洋的笑臉,看著象徵著新生喜悅的蒼翠聖誕樹(樹在任何古文化中,都是溝通天人兩界的象徵,甚至十架在中世紀也被看作是生命樹的一個表現形式),你便會明白,為甚麼這會是個普天同慶的日子。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