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藝術的時光】關於「三個」

期數
3541
刊登日期
2011.12.30
作者
劉婉婷
主曆
主曆 2012 年 01 月 01 日

如非必要,很少在戲院看兩次同一齣電影。荷里活電影不再只有華麗歌舞,拍攝手法會融合幽默、動作、浪漫、溫情、悲劇、偵探懸疑、社會諷刺等元素,就像《作死不離3兄弟》我看了兩次,故事改編自印度暢銷書《Five Point Someone》是一個關於三兄弟追尋人生和理?想的故事。原文片名為《三個傻瓜》,三兄弟其實只是勇於反抗體制,才被視為傻瓜。

伊甸園在聖經的原文中含有快樂,愉快的園子的意思,所以西方人談及的樂園,想到的就是伊甸園,就像這幅畫(見上圖)。老盧卡斯.克拉納赫(Lucas Cranach der  Ältere 1472-1553)是德國著名的文藝復興時期畫家,他筆下的《伊甸園》(The Garden of Eden)充滿戲劇性色彩,畫面的下半部畫了很多一雙一對的動物,有些是掙扎,有些是安詳;上半部是畫了亞當厄娃由受誘惑至被驅逐的故事,畫的中間「三個人」比其他人物顯得特別大,畫家特別強調「不要吃禁果」,否則結局不堪想像。

文藝復興有三個著名畫家,傳奇一生,傳世畫作,被稱為「文藝三傑」,他們分別是達文西、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達文西是天才的,他不單是個大畫家,同時還是一位數學家、音樂家、發明家、解剖學家、雕塑家、物理學家和機械工程師,《最後晚餐》和《蒙娜麗莎》是他其中著作。米開朗基羅是偉大的雕塑家、建築師、畫家和詩人,他「手下的人物」不論是雕是繪、是男是女,都是肌肉健壯和健美,他的鉅作集中在梵蒂岡,特別是西斯汀小堂的《創世記》和《最後審判》。拉斐爾的畫風和諧、愉快、優美和溫柔,?最著名的畫作是他的聖母畫。他的聖母是平民式的母親,純樸善良,充滿母愛,而聖母的背景經常是田園風光。

英國有一位畫家喬治.斯賓塞.沃森(George Spencer Watson 1869-1934) 擅於畫人像畫,他的畫風有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影子,其中一幅《三個賢士》(Three wise Kings) 人物秀美,像拉斐爾的人物優美和諧。色彩澤麗帶柔美,像達文西賦色淡而清雅。畫中人物栩栩如生,各有「角色扮演」,像米開朗基羅的畫面帶有戲劇性的描繪。三個賢士面部神情雖有點呆板嚴肅,但「演技」卻出色,他們朝拜聖嬰時滿懷「心事」,擔心聖嬰被黑落德王追殺。既然電影中有「三個傻瓜」,畫壇中有「三個天才」,聖經中有「三個賢士」,究竟現實中還有甚麼呢?

早前中大校長沈祖堯教授對中大畢業同學的臨別贈言,作為「中大人」的價值,不能以物質、名譽、地位來作準,沈教授提出「三個生活」,值得反思。不斷的追求奢華,遠不如一個溫馨的家、簡單的衣著、健康的飲食這種「儉樸生活」那樣能帶給你幸福和快樂。「高尚生活」是良知無悔,事事均以道德為依歸,不作損人利己的事。要過「謙卑生活」,要有服務他人謙卑的心,不執己見,謙虛聆聽他人。假如你過著儉樸的生活、擁有高尚的情操、並且存謙卑的心,那麼你的人生必會活得非常充實。不過,如果能「配合」教宗在聖誕時許下三個願望,那就「成全」。第一:願世人歸向天主,不著眼世俗的物質;第二:在痛苦時認清有基督的光帶領;第三:在不同的崗位發放耶穌的光。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