孺子牛

期數
3542
刊登日期
2012.01.06
作者
麥婉儀
主曆
主曆 2012 年 01 月 08 日

「孺子牛」信仰小團體於一九八一年成立,最初是由四間師範學院一群初出茅廬的公教教師所組成的,由於大家相識於微時,又來自不同的學校及堂區,所以沒有同事間的顧忌及身份上的差距,大家懷?共同的理想,希望做個稱職的老師及教友。

團體特別為自己創作了一首團歌「孺子牛」,在聚會前一起詠唱,藉此再次肯定自己的教育理想,而聚會的模式由最初有議程、主題、帶動者......等等,到現在已發展到沒有任何形式規限,可以是聖經、文章、任何議題的反省及分享,可說是活潑多元,但最後總會以信仰角度回應,為生命作見證。由於大家是教師,除了分享信仰外,也會分享教學中的苦與樂;當中有資深教育學院的劉導師帶領,再加上兩位神師閻德龍神父及葉慶華神父的適時指引,幫助各人反思生命的意義及作出回應和改變;在互信及保密的原則下,彼此盡情分享個人光明或陰暗面,學習如何面對自己及支持他人,並接納各人的思想模式,從而刺激思維及反省,最後透過彼此的代禱增強團體感。在繁忙的生活中,為加強靈修,各人都會在每次聚會前到聖堂祈禱,給自己一個靜下來的空間與主相遇;除定期聚會外,小團體每年都舉辦團體退省及其他聯誼活動。

每個公教團體都有其獨特的路,天主曾使這個團體孕育出兩顆聖召的種子——誕生了一位神父及一位修女。就以葉神父為例,他的聖召萌芽於教育學院時代,團體可說是他孕育信仰的搖籃。透過各人對信仰的熱誠,這兩顆聖召的種子得到培植,且不斷成長及開花結果。其間亦有團員希望能放下教鞭,往國內做一些傳教的工作。他們在團體中體驗神職與平信徒間的彼此滋養,這份深刻的滋養能鞏固神職的召喚,也激勵平信徒更慷慨回應上主的邀請。這個團體可說是前無古人,期望後有來者;隨著歲月流逝,大家已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再沒有神師、指導員或前後輩之分,彼此已成為親人及生命的同行者。

經過三十年的相處及磨合,「孺子牛」已成為一個內聚力強且開放性大的團體,早期曾有新人加入,雖然初期新舊人必會有點隔膜,但只要每個成員願意開放自己、接納他人,最後,總會融合於團體中。現時小團體約有十名團員,每次聚會約有六至八人參加,聯絡人趙飛鳳每月會透過電郵通知各人聚會。聚會中大家分享生活上或信仰上的得著,也會關愛未能出席的團員;每次在聚會中,大家真情流露,暢所欲言,包容互勉,透過彼此的生命交流與激勵,小團體的定期聚會已成為眾人「心靈的療傷站及加油站」。這個團體不單能深化信仰,亦能推動各人在世俗生活中發光發熱。


 

  • 天主教基基團聯會供稿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