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友戲有益】朝聖之旅

期數
3543
刊登日期
2012.01.13
作者
陳鈞潤
主曆
主曆 2012 年 01 月 15 日

聖誕新年,沒有留港看戲,而是扮演朝聖者角色:我們五對結婚二十五至三十五年的、同一堂區聖詠團現役或退役團員,參加了一個「靈修網絡」舉辦的「以色列聖誕十二天朝聖團」,每人付費,和半年前我到意大利十天遊相若。

頭兩天,我的熱切期望涼了半截!領隊兼導遊(他沒僱用當地導遊),用客觀尺度評估,是不專業、不勝任、不及格的。帶三十六人的團,他缺乏溝通及社交能力。我們善意提議在往每地點的車程中,他用擴音器向全團介紹那地點;他堅持在到達時下車先行,只向身邊數人講解。我們十個最年長跟不上,自己拍照留念,不停被催促上車。比趕鴨仔團更趕!更遭標籤為最不合作的一組。每天地點少,逗留短,六時送回酒店,叫大家晚上自己讀聖經。(為省司機加班費?)領隊似欲再兼任神師(偶爾聽到他講解如看圖識字問答:這浮雕是那個聖跡),印證他要求絕對「合作」(服從?)的幼師式領導,我暗忖今回聖地朝聖的唯一得著,只怕是深入體會「法利塞人」真貌!

但上主自有安排:我們遇上一位絕佳的隨團神師﹣﹣耶穌會陳有海神父。七十歲的他,懷著滿腔熱情要把聖地介紹給我們愈多愈好,提議就近多遊一些有關福音或體會風土人情的地點,教大家以景象配合感受來領悟福音,善用朝聖之旅:「拍照與人分享順便介紹照片代表的意義來作福傳。」他閱歷廣,風趣入世,熟悉聖地,建議的多遊多感受,更顯得行程和領隊的不足,有人老羞成怒,煽動身邊人對神父和支持他的團友排斥,連起碼的禮貌和尊重也沒有!我數十年旅遊經驗中,第一次付了團費竟要看領隊臉色!

陳神父是有心人。行程安排整個上午留在哭牆,他領半團登上城牆頂看耶路撒冷原聖殿遺址,這比哭牆重要得多。在紀念耶穌初行水變酒聖跡的加納婚宴小堂,十一對團友重宣婚誓,領隊要在彌撒後、幸得神父支持改在彌撒中舉行。行程安排看很負面的耶穌詛咒的苛辣匝因廢墟,他領我們(要額外付費)去真福八端山:自然環境美得出奇給人很正面啟示!除夕夜只領十二個敢跟他的人參與納匝肋主教主祭的大彌撒!

感謝陳神父,提醒大家基督徒最大誡命是愛和包容。朝聖之旅終於在團友和諧喜悅、各有得著中圓滿結束!我也聽從神父以基督為朝聖中心,包容其他人吧。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