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科強健體魄

刊登日期
2012.01.20

(本報訊)不少公教學校以體育運動,鍛鍊學生堅毅不屈的精神。有教育工作者表示,不同種類的運動項目,能啟發學生的潛能及燃起學習興趣。

彩虹邨天主教英文中學在學界的田徑成績一向不俗,當中有舊生更是香港紀錄保持者。該校的體育科教師申錦耀對本報說,學校的田徑隊鼓勵有潛質的學生參與,讓學生更了解個人能力。

申錦耀認為運動能幫助學生建立人生方向:「田徑訓練學生堅毅精神,有學生個性被動,學業成績一般,但參與跳高項目訓練後,運動及學業方面也有進步。」他解釋,現今學生對前景感到迷惘,透過運動定下短期目標,自然能建立自信及做人方向。



標槍紀錄保持者:
練習雖辛苦  有助提升毅力

彩天舊生于子猇是標槍香港紀錄保持者,他說:「練習雖然辛苦,但很享受當中的過程,如果在比賽中得到好成績,更是額外的獎賞。」他感激中學時得到老師的認同及陪伴,肯定他在擲標槍方面的發展。當年為爭取好成績,他寧願放棄玩樂的時間,也要在念書及訓練兩方面取得平衡。

于子猇畢業於香港大學土木工程,一個多月前接受飛機師訓練。他說:「我經過六次面試才成功,這種不放棄的態度或與中學時的培育有關,我明白不可能每次比賽都勝利,但影響我往後勇於朝向目標邁進。」



體育委員會龔廣培:
增團隊精神  有助個人成長

天主教教區學校聯會體育教育委員會顧問、天主教崇德英文書院校長龔廣培對本報表示,體育培養學生身體及精神的素質,其優點在其他課堂難以找到。

談到運動的好處,他稱,賽前培訓能鍛鍊學生刻苦的精神,比賽規矩亦令他們尊重及服從裁判,接受人生的優勝劣敗,以及發揮團隊精神等,「運動除了令體魄強健,對個人成長發展亦很有幫助。」

不過,龔校長提醒學生要在學術及課餘活動方面取得平衡,亦要懂得選擇優次;此外,各科老師亦須配合,如為參與比賽而缺課的學生安排補課、考試時暫停訓練等。

明愛聖若瑟中學近年以另類的運動項目,燃起學生的學習動機,如在七年前設街頭舞,三年前成立獨木舟學會等。校長董國樑十一月十八日稱,部份學生有行為紀律偏差的問題,學術成績亦稍遜,他們容易失去學習信心,具趣味性的活動有助青年提升自我價值。

董國樑以街頭舞為例,「有學生不愛上學,因街頭舞使他積極參與校內活動;亦有學生因此而決定以舞蹈作為事業,部份舊生考取教練資格後回校教授舞蹈。」他表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認識自己,同學間有共同的興趣和方向,在彼此影響下,達到良性的轉變。(高)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