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聞問切】3兄弟(上)

期數
3544
刊登日期
2012.01.20
作者
黃宗顯
主曆
主曆 2012 年 01 月 22 日

往數月來,我從身邊不同的人聽到介紹一齣名為《作死不離3兄弟》的電影,幾乎全部看完電影後的評價都是十分好的,沒有聽過不好的。這齣戲在電影院上演了很長時間後,我才有空去欣賞。

這是一齣印度電影,沒有我認識的電影明星,沒有太吸引的海報,也沒有排山倒海式的宣傳,我只是因為口碑而去看這電影,心想那麼多人說好看,應該不會選擇錯誤吧!這齣戲片長三小時,導演悉心營造每一分每一秒的畫面,讓觀眾笑完又哭,哭完再笑,毫不簡單,完全沒有納悶冷場的時間,也不覺時間過得那樣快,一下子便放影完畢。

片中的男主角,是一名很聰明的大學生,跟同班的同學十分不同,然而,他的教授並不喜歡他,認為他既任性又自把自為,不跟從傳統的學習模式,便覺得他是班上擾亂學習秩序的害群之馬,教授又慫恿其他同學不要跟他交往,以免受到影響。

學習過程中,他有驚人的記憶力,但他明白只背誦課本是不足夠的,一定要學得融會貫通,他支持的是「讀書不是求分數」的理念,常為堅持自己的一套做法而跟教授爭辯,使師生間出現了不少磨擦。

最後,教授和所有學生都意想不到,男主角考到了全級第一名。他的行動感動了那名惡形惡相的教授,令教授對他的智慧和才幹心服口服。

上學讀書很重要,但要知道考試的存在是要評估學生學習的成果,原意不是為學生製造壓力的,但因為考試,學生往往把學習看成為壓力的一大來源。針對這個問題,其實有不少解決方法,首先,教師可以在學生入學初期,培養他們的興趣,例如以一些有趣的方法教授知識,引用多一點活生生的例子,將書本上的知識連繫到日常生活的應用上,使學生們喜歡上學讀書,覺得自己學到的東西是有用的。

此外,學生對壓力的看法,會受到教師和家長的說話和行為影響,例如,在開學的初期,教師可避免以學期尾的考試來告誡學生,書本還未翻開,學生便聽到「考試」兩個字,你說他們怎樣對上學感興趣呢?

另外,除了考試,有關當局應想想更多不同的評核制度,因為在考試中,往往有人失手,而考試的時間和問題有限,未能一次過全面地評估學生的能力,因此他們平日學習的表現,其實也應佔評估的很大比重。而且,上學不應只是完成課程,全人發展更重要。一位在考試中考獲高分的學生,假如品德差,又怎會是教育制度下的一個成功例子呢?

《作死不離3兄弟》,確實是一齣讓我們反省教育制度的好電影。

  作者電郵:[email protected]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