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他輕生前看過《星空》.......
前陣子的一宗九歲學童自殺的新聞,聽後叫人感到惋惜及傷痛。眾專家慣常的分析,歸咎於學習及功課壓力、家長的過大期望,並呼籲政府增加輔導撥款,並取消TSA(全港系統性評估)等等。我忽有奇想:倘若那位學童輕生前,曾看過由幾米繪本改編的台灣電影《星空》,結果會否不一樣呢?
《星空》內的兩位主角,都是被迫提前結束其純真的青蔥歲月的:小美經歷親人的離世,父母關係正陷入僵局;小傑則自小已被酗酒的父親虐打,跟母親為了逃脫他的魔爪,四處飄泊。在某年的夏天,他們相遇了,彼此吸引著,並互相扶持。直到小美的父母終於向她說:「我們要離婚了!」小美的世界像砌圖般一片片崩解!在悲傷中,她想起去世爺爺常說的一句話:「當你寂寞的時候,只要仰望星空,世界就會變得好大好大……。」於是,她和小傑決定出走,回到爺爺的舊居湖畔,從寂寞的星空中,撫慰自己已破碎的心靈。
早前讀到香港大學防止自殺研究中心幾位研究員的文章(羅亦華、陳潔英、葉兆輝,「還孩子一個希望的天空」,《信報》,2011年12月13日),他們也提到「求學不是求分數」這個概念,應該從家庭做起。「讀書不成,就沒有前途」、「讀書唯一目的是賺錢」 這單一化的讀書概念,令子女把讀書看成人生的唯一價值,也是今天學童輕言自殺的主因呢!家長是孩子的守護者,除了學業成績以外,更應鼓勵他們發展各種潛能,培養自我價值,建立精神健康有質素的人生。幾位作者提出要解決學童自殺的問題,應從最根本出發,讓他們: (一)、有充裕時間享受家庭溫暖,容許身心健康成長;(二)、欣賞自己並發展潛能,體會學習的樂趣;(三)、鼓勵在逆境中運用與生俱來的想像力,面對挑戰和解決問題。
「當你寂寞的時候,只要仰望星空,世界就會變得好大好大……」;是的,倘若小朋友的眼界廣闊、擁有無盡的想像力,曾有過不同的生活經驗時,對生活(或學業)上一時的挫敗,就會有較寬大、中肯的評估,不會那麼執著,輕易地自尋短見了!當然,我們父母的角色是責無旁貸,切忌做「緊張大師型」父母,對子女的生活及學業過份擔憂,過猶不及;孩子就自自然學會凡事盡力,勇於承擔一切結果!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明白,就算有天大的事,父母也會在其身旁陪伴同行,積極面對的!
就讓我們各位父母一同努力,盼望這類學童自殺的新聞,從此絕跡於報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