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以外的關注

期數
3547
刊登日期
2012.02.10
主曆
主曆 2012 年 02 月 12 日

不論我們相信與否,我們社會的扶貧模式一向是建基於政府和慈善服務機構共同努力,以建構更美好的世界。

可是,香港的經驗是活生生的相反例子,教我們放棄這種想法——過去數十年政府雖然一直提供社會服務,並且用盡所有方法去讓慈善機構便於運作,但我們看到的,卻是社會貧窮情況不斷惡化。

香港的慈善事業已經高度發展,當中的慈善家和慈善機構毋庸置疑做了很多好事,並為許多人,包括家庭環境欠佳或需要特殊服務的傷殘或智障人士創造了機會,且讓他們得到不錯的生活。

這些慈善事業亦能夠吸引社會大眾的廣泛支持,不僅在經費籌募方面,還有不少人樂意付出時間和專門知識幫忙;慈善事業無形中發揮教化廣大公眾的任務。

然而,近日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所發表的財政預算案顯示出市民收入差距依然懸殊,這反映慈善事業一直未能為此現象作出結構性的改變。

曾司長的財政預算案引起很多市民不滿,指其預算案令更多人跌出社會福利安全網;司長卻以「關愛基金」作為自己的開脫藉口。事實上,當初關愛基金成立之目的是為了讓商界有機會捐出部分盈餘,向經濟有困難的市民提供援助,然而,商界對此興趣不大,大部分基金亦由於有關方面缺乏建設性的援助計劃而未曾運作過。

於二OO七年,莫森牧師(A. Mawson)被倫敦《標準晚報》譽為該城市最具影響力人士之一——他將蕭條的東倫敦社區變成繁榮興旺的企業區,他鼓勵受忽略的人脫離與世隔絕的孤立世界,投入充滿希望與活力、有力量追求美善與持續改變的社區。

這實在有賴態度和組織方法上的結構性改變,這改變能提供機會及空間予曾經飽受資源剝削的人士為自己未來而努力。

莫森牧師說:「這個選擇並不輕鬆,反而是個昂貴且不容易的決定;它要求我們作出個人犧牲及終生的奉獻,並非單靠一段政府管治時期就能做得到。」

社會服務不是單單指以政府的資源去為長期經濟有困難人士提供援助,它要求我們明白人們之所以需要援助的最大原因是社會功能失調。如果援助項目未有正視這問題,貧窮週期注定會不斷惡性循環;經驗亦告訴我們,貧窮情況只會愈加擴大。

今年一月,前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顧汝德(L. Goodstadt)在教區聖職人員學習營上向神父提出以積極態度和創意精神正視貧窮問題。因為若沒有徹底的轉變,短期的政府政策和服務是不可能有甚麼作為的。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