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道 自在】發展天水圍 展現官商勾結
早在四年前曾特首己高調宣布:「靈活運用天水圍112及115區兩幅土地,以提升天水圍的活力形象與提供更多就業機會」,天水圍居民聽到此消息後雖半信半疑,但都十分期望政府善用土地,促進本區經濟活動,以紓緩區內的貧窮問題;此外亦可滿足三十萬人口的社區需要。可是居民望穿秋水,發展局在二O一O年竟決定將土地交予香港房屋協會發展,112B區將用作培訓及相關設施之用,以配合115區房協計劃興建俗稱「富貴長者屋」的長者綜合社區計劃。
當時不少民間團體已經質疑有關方案是否有助解決區內就業不足問題,首先長者綜合社區其實是房協的住宅項目發展,根本談不上促進就業!而112B區的主體規劃是培訓中心,在二O一O年一次地區論壇上,就有一名婦女向房協經理申訴,她已經修讀了十多個再培訓課程,家中已有一大疊再培訓證書,可惜仍然找不到工作!居民認為元朗區的再培訓中心多到用不完,而且這麼多年來,大量畢業學員仍然無法找到穩定的工作,再培訓計劃根本未能有效幫助解決失業問題!他們最感憤怒的是政府那種由上而下,拒絕諮詢居民的思維,於是紛紛提出反對聲音,並要求局方及房協進行全面諮詢。
然而過了一整年,沒有任何部門再就該計劃作公開諮詢,當大家早已對政府死心的時候,房協突然在去年十二月初向城規會申請更改土地規劃,而為了回應團體的質疑,房協修改了計劃,撥出不逾四百八十平方米作小商店及服務用途,以及不逾四百八十平方米為餐廳,並提供逾一百個泊位的停車場,在週末及假期期間闢作露天市場之用云云。對於房協是次靜悄悄更改規劃,民間團體大為不滿,紛紛指責房協偷天換日,表面上是修改設計內容,實際上將土地租用權由五年延長到十年才是申請的重點!
早在二OO七年,著名食家蔡瀾建議在天水圍設立大笪地形式的市集,讓居民可以多一個謀生空間,奈何政府不願投資之餘,更表示該幅土地的租用權不得超過五年,令不少有興趣的投資者都擔心沒有足夠時間賺回投資成本,決定打退堂鼓;現在發展局將土地租用權交給了房協之後,房協才向城規會申請租地權由五年延長至十年,這種做法無疑是「打茅波」!
此外我們認為房協雖然在新設計中加入了小商店及餐廳等商業項目,但總面積只佔約九百六十平方米,相對於一個總共為卅八萬平方米的發展項目來說,簡直是九牛一毛,而事實上這麼少數量的商舖亦創造不了多少就業機會!我們有理由相信房協是為免得罪領匯,與她們旗下的商場作出競爭,所以稍為修改了設計,以這些「蚊型」商店點綴整個發展規劃!其實天水圍的商場全由領匯及長實兩家企業所壟斷,根據「關綜聯」去年的調查,天水圍的食物和日用品價格竟較灣仔為高!但大家不要忘記,前者是全港貧窮人口最多的地區之一,而灣仔卻是全港最富裕的地區!
居民一直希望有更多的小商戶可供選擇,無須再因地產霸權的剝削而捱貴貨,由於天水圍108A區用地已丟空了很多年,於是居民和不少區議員爭取在此興建大型食環署街市或平價商場,以減輕小市民的負擔;可是政府充耳不聞,在去年底突然將該區怱怱招標,用來興建酒店,這樣做只會令居民覺得政府只顧賣地賺錢,不惜犧牲居民生活需要!
「再者,如發生特殊壟斷情況,以致於造成發展受阻或遲延,這時國家便有權從事干預。」(《百年》通諭48),當教會社會訓導要求執政者在適當時間介入經濟,以維持經濟正義的時候;我們的政府似乎以相反的方向發展,曾特首,你是否知道天水圍的民怨已經到達沸點?
教區勞工牧民中心(新界)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