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腳醫生】大便基本法(一)
能吃能拉,人生一大快事。飽吃多餐,卻又拉不出,怎樣努力也不能把「便便」請出來,有苦自己知。
日吃三餐,肚滿腸肥。香港人缺少運動,吃得多,排得少,體內毒素慢慢積聚,易誘發各種疾病。常有便秘的朋友,雖知不妥,奈何坐在厠板上個多小時卻一點動靜也沒有;又或者當自己感覺到「便便」已到「門口」,但它卻不聽話,總是不肯自行行出「門口」,這時,坐在厠板上的你,不妨試試施行下列的大便基本法。
(一)提肛練習。閉氣,用意念將肛門收縮,一收一放,快慢隨意,連續做三十次。這動作會加速直腸蠕動,提肛時吸氣,放鬆時呼氣。有便秘的朋友,平時宜每天練習,如等候巴士時站着做,或上班時坐着做,甚至在如厠中途做,可加快將「便便」排出。此方法對紓緩痔瘡疼痛也有幫助。
(二)收縮下腹部練習。站立,雙手放置於下腹部,用口慢慢呼氣,呼氣時雙手感覺下腹部隨呼氣而下陷,直至不能呼出空氣為止。隨即放鬆,用鼻吸氣,吸氣時雙手感覺下腹部自然隨吸氣上脹而毫不費力,一呼一吸為一次,連續做十次,呼吸愈慢愈長愈好,早晚各一次。早上可站立做,晚上可在睡前躺在牀上做。此練習可使人放鬆,對失眠也有幫助。
(三)定時如厠,重建生理時鐘。找一個自己認為最空閒的時間如厠,嚴格遵守,那怕沒有便意也要坐上一會,此時可坐在厠板上做上述一及二的練習。慢慢你會發現,便意是可以創造出來的。
(四)如厠時做。坐在厠板上,彎下身,頭部向下(長者宜量力而為,不可俯身向下太久。),先用右手食指屈曲成「扣指」,以第二關節刺激左小腿下內足踝側(肛門直腸反射區),由下而上,用力推動十下,再以左手食指,以相同方法用扣指刺激右側的反射區十下,之後如何?試過你就知。
我教過很多便秘患者和朋友這方法,他們都告訴我,在彎身以左右手分別刺激雙足的肛門直腸反射區後,便恢復如厠坐姿,不到十秒間,「便便」會急不及待,奪門而出。百試百靈,信不信由你!
上述方法,只是治標,是針對已積存在乙狀結腸及肛門附近的「便便」才有效。長遠來說需要刺激整個消化系統和一些有關連的反射區,才可標本兼治,由於篇幅所限,稍後再詳細介紹。
註:肛門直腸反射區位置:雙腳內側(足踝旁),沿著脛骨後側,約四吋高、二毫米闊的條狀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