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頁】教宗勉勵新樞機成為教會僕人

期數
3549
刊登日期
2012.02.24
主曆
主曆 2012 年 02 月 26 日

(綜合梵蒂岡電台/EWTN/天新社訊)教宗本篤十六世鼓勵二十二位新樞機維護並促進教會的團結。

教宗於二月十八日主持公開樞密會議擢陞新樞機後,二十日在梵蒂岡的保祿六世大廳接見新樞機以及來自各地教會團體的信徒。

席間,教宗強調教會的合一是天主的恩賜,須加以維護並促進其成長。教宗以九種不同語言發表演講,鼓勵新樞機與信徒在信德與愛德中團結合一。

教宗指出,擢陞新樞機是一機會去反思教會在人類歷史中的普世使命,他說:「在目前的紛擾與敵對衝突中,教會總是在旁扶持,帶給全人類基督希望的亮光。」

在場信徒多次揮舞所屬國家的旗幟,教宗亦鼓勵他們以關懷和祈禱支持教會的服務,好使他們每個人都能為真理及愛德的福音做慷慨的見證。

教宗亦指社會處於不安時刻,需要基督的亮光。他說:「每個基督徒都以信德和勇氣為福音作證,而即將到來的四旬期能幫助我們回歸天主。」

早於二月十七日,教宗與新樞機及樞機團參與退省。聚會早上先由樞機團團長索達諾樞機致辭,然後由兩位新樞機紐約總主教多蘭(T. Dolan)和宗座新福傳委員會主席菲西凱拉總主教(S. Fisichella)發言。

另一方面,樞機團包括一眾新樞機於十八日的公開樞密會議上,為七位真福於十月列聖品案件進行表決,其中三位男真福中有兩位殉道者,四位女真福中有兩位是平信徒。

 


 


湯漢樞機於二O一二年二月二十日下午
在羅馬傳信公學舉行感恩祭的講道辭


教宗二月十八日在梵蒂岡擢陞湯漢等二十二名新樞機,以下是湯樞機二月二十日在母校傳信公學主持感恩祭上的講道辭——編按


曾有學者根據心理學的分析指出,成功的人生必須具備三要點,即:第一是接受,第二是適應,第三是成就。這三要點就是英文字:Accept, Adjust, Achieve。這三個英文字的第一個字母剛好是A字,因此,具備這三個條件的人生可說是三A的人生。這裡我們不妨把成功的人生改變為名副其實的基督徒人生,或名副其實的修士、修女或神職人員的人生。那麼,對我們來說,第一個條件就是開放自己,接受上主的召叫及派遣。第二個條件就是要多做祈禱、讀經、靈修、學習神哲學、教理等配應功夫,俾能追上時代,適應環境,達成福傳及牧民的使命。至於第三個條件,指明這樣的人生不著重空談,而要求實踐,成為天主的工具,且要貫徹至生命末刻。

回首前塵,我在這三要點上曾經徘徊過,幸賴天主福佑,朋友的協助,至今尚在努力的旅途中,希望大家繼續為我祈禱。現在就讓我與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的人生經歷和體會:

我生於香港,兩歲時,適值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人佔領香港,全家逃往澳門,再轉入中國南方的廣州市。戰後,全家便留在廣州。那時我剛好六歲,開始唸小學一年級。但四年半後,共產政權席捲全中國,很快便向富農及地主展開鬥爭,繼而驅逐外國傳教士。我家所屬的堂區是美國瑪利諾會神父負責的,當然他們連同其他外籍傳教士,也在被驅逐之列。這時,廣州教區立即醒覺,要急切尋找和栽培接班人,遂向我們這班當輔祭的青少年游說,許下會帶我們安全去到澳門入小修院,等到他日當神父後,便可返回大陸當接班人。我的父母見神父可靠,又可逃離虎口,立即同意了。就在一九五一年二月十二日夜,廣州要關大門(意即以後除非有政府批准,市民一律不可以離開大陸)之前一天,我與五位輔祭一起,由一位神父帶領乘船赴澳門,抵達澳門及進入聖若瑟修院後,那位神父便完成任務,折返廣州。由於年少思想不成熟,我對自己的聖召時有懷疑。當轉到香港大修院,唸完三年哲學後,我獲得神師同意及院長批准,曾暫離修院一小段日子到社會體驗,那時的修院尚未有「牧民體驗」項目或「牧民實習年」之安排。在天主帶領及朋友協助下,過了這一小段日子後,我重返修院唸神學。當我晉鐸時,我對自己的聖召是堅定的。這時,我深切體會到聖母向天使說出那句話:「願照你的話成就於我罷!」(路一38)時,也像今天福音中那位小孩子的父親向耶穌說:「我信!請你補助我的無信罷!」(谷九24)時,對天主所懷有的那份開放和信靠態度。這是我在Accept(接受)方面所經過的人生歷程。

在羅馬讀完書後,自一九七O年至一九八O年,我的主要任務是在香港教區的修院教授信理神學;自一九八O年至今,我兼任教區的聖神研究中心主任,幫助大家對中國教會增加瞭解,也推動中國教會內部的共融合一。我也當過修院院長,共十年之久。上述工作都使我獲益良多。最令我感恩的是,我在這四十二年間,一直能居住在聖神修院內。因此,我每天設法與修士一齊起床,進聖堂默想,拜聖體,舉行感恩聖祭;晚餐前一起晚禱。除了參與教區聖職人員的退省外,修院的日程不但有助我保持個人的靈修生活,也有機會參與真福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我要給你們牧者》(Pastores Dabo Vobis)勸諭所提出的四方面培育,即人性、靈修、神哲學及牧民四方面的培育,因而深切體會中國先賢孔子所說的「己立立人,己達達人」的道理。 這是我在Adjust(適應)方面所度過的人生歷程。

雖然我現已達七十二歲高齡,但直至今天,我的生命尚未走到末刻,仍然要在聖召道路上不斷努力,俾能恆心到底。故此,我每天都多次吟詠《聖詠》第23首「上主是我的牧者」,求善牧耶穌賜我永遠跟隨祂,也把真福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的好表樣擺在眼前,以作激勵。我記得這位教宗晚年患上嚴重帕金遜病,但對自己的牧者職責,仍持守不渝。在他最後已不能開口說話的時候,仍堅持請別人攙扶著他站在自己辦公室的窗前,降福聖伯多祿廣場上的群眾。這真是最感人的一幕,可說是「此時無聲勝有聲」。為Achieve(成就)天主的召叫和派遣,恆心到底實是我在人生旅程上,時常求主賜給我的一份不可或缺的恩賜。


成為樞機團一員,我再向教宗致以衷心的謝意。這表示教宗對中國教友們的極大關愛,也是對香港教區的一項鼓勵。我許下繼續以 Accept, Adjust 及 Achieve 的態度去面對新的挑戰。

最後,我藉此機會,向Collegio Urbano 的培育者致以衷心謝意,因為從一九六四至一九六六年,這所公學給了我寶貴的司鐸培育。此外,我同班的六十九位修士同學(當中好幾位已安息)至今仍保持著緊密的聯絡,常透過通訊或電郵互相鼓勵;他們今天也有代表在我們當中,我非常多謝他們。當然,也十分多謝大家撥冗出席今天的感恩聖祭。願我們繼續在主內互禱和共勉。天主保佑!【完】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