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艾與甘蜜】盲點

期數
3552
刊登日期
2012.03.16
作者
楊鳴章
主曆
主曆 2012 年 03 月 18 日

十一萬多噸的大郵輪歌詩達協和號,從意大利羅馬駛往北方城市沙方納途中,在距離格里奧島岸邊不足三百公尺之遙的航線上觸礁擱淺,隨後進水傾覆,死了三十多人。意大利國防部長說:「這明顯是人為錯誤。沿岸水域必有岩礁,這麼龐大的船隻,豈能這麼近靠著海岸線行駛?有一點常識的人也不會這樣做。」這就是人的盲點——率性而為,採取自己喜歡的角度觀看和處理事物,以致思想閉塞,相信獲得了全部事實真相,結果判斷錯誤,坐失良機。

今日的第一篇讀經《編年紀下》述說:依撒意亞先知和耶肋米亞先知期間,以色列和猶大的君王大多是盲目短視的。當時的外國勢力固然使本國政局危若懸卵,但舉國上下,自君王、公卿、司祭以至庶民,又豈能因此可以背棄與天主之間的盟約?是他們的虛偽和敗壞,對天主的敬禮只著重形式,而毫無真心誠意,一味以聖殿當作護身符,置先知的勸告有如對他們權威的挑戰,結果造成了國破家亡的大悲劇。這好比人們在金融海嘯過後,本應多珍惜所有、常懷感恩心、愛護身邊人、簡約生活、關懷弱小,卻反而更變本加厲的去追逐世界、盲目投機,結果泥足深陷,最終噬臍莫及。

人縱然忘恩負義、容易背棄盟約,還好,那願意交付自己、為我們犧牲的天主卻不是這樣。《厄弗所書》清楚指出:「富於慈悲的天主,因著祂愛我們的大愛,竟在我們因過犯死了的時候,使我們同基督一起生活——可見你們得救,是由於恩寵.....因為你們得救是由於恩寵,藉著信德,所以信德並不是出於你們自己,而是天主的恩惠。」(弗二4—5,8)。

有朋友遇上了極大的困擾,我安慰他,願意在聖祭中求主紀念,並在祈禱中與他相通。他獲得了安慰,答應天主每天參與彌撒,並誦念玫瑰經。有一天他神情落寞、面容憔悴地來見我,細說自己的軟弱和再度跌倒,現在他已沒有力量恢復祈禱了。我對他說,我們的得救並不是因為參加了多少次感恩祭、唸了多少串玫瑰經、實踐了多少個九日敬禮,而是在於「起來,我們從這裡走吧!」(若十四31)誰也不能只憑參與聖祭或誦唸甚麼經文,而以為主理所當然地要賜予我們所求的。恩寵是祂白白的賞賜,我們要與恩寵配合,不能守株待兔地等運到。在配合恩寵的過程中,自然難免有點起伏,正如我們每天走動時,難免有跌踫。救恩的盟約是我們整個生命歷程,不只是某一剎那的審判。我們需要積極投入,與主同行。

《若望福音》給了我們一道值得我們深切反省的課題:「審判就在於此:光明來到了世界,世人卻愛黑暗甚於光明,因為他們的行為是邪惡的。的確,凡作惡的,都憎惡光明,也不來就光明,怕自己的行為彰顯出來;然而履行真理的,卻來就光明,為顯示出他的行為是在天主內完成的。」(若三19—21)救恩不能勉強我們接受。我們雖然生活在得救的盟約中,但仍能選擇:選擇走回頭路,選擇坐以待斃,選擇在獲得保證後才行動,選擇在我們的不足中,抓緊主,與祂同行......。

有人在半山堅道候車,告示牌上寫著,他想乘搭的公共汽車每八至十分鐘一班,可是他已等了二十分鐘,仍不見車的蹤影,真的是千帆過盡皆不是。他心中十分疑惑,是否該下山到中區乘搭集體運輸系統?然而這樣做的話,前面的二十分鐘豈非白等了?說不定才走到彎角處,要等的車就來了,那就真是功虧一簣。結果他不願改變,足足等了四十分鐘,才來了一輛,而且還是滿座的,擠也擠不進。一個人不能下定決心,坐言起行,卻因循延誤下去,以為時間會為他解決問題,也是一種盲點。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