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埃森主教訪港

期數
3554
刊登日期
2012.03.30
主曆
主曆 2012 年 04 月 01 日

(本報訊)德國埃森的奧弗貝克主教(Franz-Josef Overbeck)率團訪問香港這姊妹教區,他期望埃森與香港兩地教會維持友好關係。

奧弗貝克主教二十五日前往葛達二聖堂主持堂區考核傅油禮,除了該堂區信徒外,多位去年到訪埃森並獲他接待的青年亦有參禮。葛達二聖堂、善導之母堂和聖歐爾發堂都是由埃森教區早年捐款予香港教區興建的。

奧弗貝克主教在講道中指埃森與香港兩地教會一直保持友誼。他說,去年是埃森與香港締結為「姊妹教區」五十周年,當時的湯漢主教率團到訪當地。他說,埃森主教座堂同樣奉葛達二聖為主保,他勸勉參禮者效法聖葛斯默和聖達彌盎跟隨基督,克服人生逆境。

「信徒透過成為團體維持與天主的關係,正如各地教會彼此共融團結。」他感謝香港教區三十位青年信徒及神父去年探訪埃森,回應這份見證。

彌撒後,堂區信徒與埃森訪問團的青年獻唱德語歌曲歡迎代表團成員,這批青年亦向主教送贈一套報區週報對埃森教區報導的剪報作紀念。

奧弗貝克主教對本報說,他感謝湯樞機等神長接待回訪的埃森代表團;他亦喜見香港教會領洗者眾,今年葛達二聖堂便有六十三名候洗者準備於復活節加入教會。

葛達二聖堂主任司鐸伍國寶神父對本報說,埃森教區透過捐建聖堂支持香港教區福傳工作,他鼓勵信徒開放自己,努力見證信仰,延續這份福傳精神。

曾探訪埃森的青年信徒饒爾樂說,兩地青年透過探訪活動延續友誼,稍後兩地更計劃派出青年代表互訪作生活體驗。饒氏一家均於葛達二聖堂領洗,她喜見德國牧者探訪堂區,而埃森信徒重視葛達二聖,令她感到普世教會內無分彼此。

該堂區牧民議會幹事蕭漢榮說,這次探訪讓候洗者和信徒認識埃森教區對堂區的恩情,他說埃森輔理主教謝帕斯(Ludger Schepers)二O一O年初亦曾到訪堂區。

奧弗貝克主教聯同教區四位神父、終身執事及平信徒教區代表三月二十四至三十日訪問香港,他們二十四日清晨抵港後即往堅道主教座堂,由湯樞機、陳志明副主教和主教座堂牧職團迎迓。

埃森代表團此行亦探訪香港的德語天主教團體、多個教會機構和明愛服務單位,聖神修院和天主教學校。

埃森主教奧弗貝克三月二十五日下午轉往銅鑼灣的基督君王小堂,陪同教區主教湯漢樞機主持港島區考核傅油禮。

湯漢樞機在講道中談到昔日埃森教區對香港教區的支援,他強調支持福傳工作是每位信徒的責任。

湯樞機說,埃森教區五十年前秉承梵二精神,與香港締結姊妹教區關係,資助香港興建三間聖堂及香港明愛的服務計劃。他說香港教區約於二十年前起,把埃森教區每年的捐款轉贈予內地教會,支援培育修道人等工作。

禮儀後,聖安多尼堂候洗者劉子帆對本報說,埃森教區關懷香港教區,香港教區則向內地教會延續這份關懷,見證了教會內的互助延綿不斷,傳承福傳使命。「今天我們有能力幫助其他教會團體,是個福份。」他說香港既然享有較大的宗教自由,更應協助其他教會團體發展。

他又認為,新教友要把領洗的福份與人分享,他目前便擔任兒童慕道班義工,協助信仰培育工作。

劉氏代父吳燕財說,信徒可因應自己堂區的傳統履行福傳使命,正如其堂區聖安多尼堂由慈幼會士所牧養,他遂致力效法該會會祖聖鮑思高神父關心青年的精神。

另外,聖瑪加利大堂慕道班導師黎瑞美表示,本地不同族裔的信徒和睦相處,見證了信徒在多元中共融。她說這個位處跑馬地的堂區有德語、西班牙語,以及日語等外籍信徒團體,雖然它們因語言關係較少往來,「但彼此有著同一信仰,遇有交流聚會,兒童信徒很容易便打成一片。」她認為種族共融應從小去推動。

奧弗貝克主教三月二十四日下午在玫瑰崗學校聖堂為十三位德籍青少年施放堅振,來自埃森教區、駐香港的德語天主教團體專職司鐸(Christian Becker)等共祭。

二十五日中午亦抽時間到中環和銅鑼灣一帶,了解菲律賓團體和印尼團體在港生活的情況,當晚則與香港教區終身執事會晤。(鄧)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