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子有方】成功非僥倖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是一般父母的心態,但很多時在培育過程中,弄巧反拙,究其原因是:不論目標和方法都弄錯。人不能靠己力去改變一個人,因為人是由天主來的,他有豐富的生命,是一個完整的個體,生命共有三度,即肉體生命,精神生命和靈性生命、即如鼎的三足,缺少一足就不能穩立,必須全面關顧,可是現在的父母所重視的是前兩者,對身體的衣、食、住和玩樂十分重視,選取最好質量給子女,如選擇奶粉也如此謹慎,及至選校就更加緊張,有人甚至舉家搬至心儀的校區,使子女入讀他們心目中的名校。可惜對靈性生活卻冷淡處之,認為自己是文明父母,讓子女自由選擇宗教,而失去最珍貴的培育信仰生活的時間。等到子女進入青春期,反叛的思想、說話、行動表現於言表,嚇得父母驚異大叫:「世界變了,我的孩子為甚麼一反常態,完全不聽我們的說話,反而結交不良朋友,做出使我們不安的行動!」
他們忘卻了成長的一則重要秘訣:「在主愛中長大的孩子,心安神樂。」正因心靈安樂,才有力量面對成長的挑戰,奮勇前進;上主的恩寵在他心中給予正能量,使他有定力推倒不良的習慣、壞朋友所帶出的負能量。
身為堅振班導師的我,有三十年以上的教學經驗,面對青少年成長及改變,掌握着很多具體的例子,其中最明顯的一家是父為外教徒、母親是虔誠教友,婚前丈夫已承諾子女全可領洗並受信仰培育。婚後他們共育三子女,母親十分堅持子女在嬰兒期受洗,童年時接受主日學導師及家庭的信仰培訓,每晚堅持一起晚禱,睡前講聖經故事,從初領聖體的隆重其事,使子女感受到上主的愛,和成為教友的一份莫大光榮,及至要準備領堅振的時期,更指導子女選擇適合自己的善會,三位子女的青春期都在濃厚的宗教氣氛中及聖事恩寵內平安度過。
另一家庭夫婦是教友,卻聲言讓自己的子女自由選擇宗教,他們育有一子一女,女兒佷早就投身基督教的團契,經常在信條上攻擊父母;兒子自以為是追上潮流,聲言:「我只信瞓教。」直到父母都拿他們沒辦法,到來求助。因為兒子已沉迷網上的虛擬世界,成為隱蔽青年,這是十分難輔導的案例。生命是由最早期的教養培育來打好基礎的,到成長後如小樹長大了,就難以使它由彎曲改正到直立,從小就與孩子溝通,使他們對自己的成長負起一份責任,與父母師長一起面對自我培育的目標,因為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
家庭是小生命成長的基地,正如小樹在苗圃中成長,需要陽光、空氣、雨露和適合的土壤,它們才能長得健壯,還要園丁留心把扭曲的小樹莖扶直才能健康成長;同樣,子女在家中成長極需求家裡有和諧氣氛、父母無私的愛和對天主的忠誠信靠,悉心的栽培少不了留神的陪伴和由衷的忠告。小樹的成長為良木;孩子長成是人才。社會的有用之才能造福社群;教友家中的寶貝,就是教會的接班人,也是天主中悅的助手,也成了家族的光榮。各位親愛的教友家長,我們要加油呀!天助自助者,天主必定親臨我們的家中,補足我們的有限,成就我們的心願,祝福我們的家庭。
以下節錄《蒲公英希望月刊》,提供一個「讓你的願望成真」的步驟:(一)排出優先順序:把你的願望按照重要性排出先後順序;(二)訂出量化計劃:給個明確的數字,例如「每天跑八百公尺」就比「我要規律運動」更具體;(三)發現障礙:別被障礙嚇倒了。愈早發現困難,就有愈多的時間去克服它們;(四)利用時間表:規劃短期、中期和長期目標。達到短期目標時,你會有即時的成就感,而且更有動力;(五)持之以恆:就算進度落後,也不要停滯放棄。只要持續不斷的跟上進度,每天都會離你的目標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