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教育事務處
(本報訊)天主教教育事務處九月新學年前推出中二級的《我走星光道》,以及小二的《踏上星光途》兩冊新課本,為公教學校的宗教及道德教育科提供教科課本。
新課本由天主教教育事務處「宗教及道德教育課程發展中心」編寫,中心課程主任吳穎祺三月二十七日指出,書本內容加入了更多中華文化元素。早於預備中一及小一課本時,中心回應了教區於二OO六年發表《宗教及道德教育課程文件》的要求,即課程應設有「中華文化元素」。吳氏稱,第一冊(中一∕小一)推出後,用者認為應加入更多中華文化元素。
由第二冊,即小二級的課本開始,逾半課題加入中華文化元素;中二級的課本則每課附有中華文化元素資訊,如以諸子百家的學說與教會看法作對照。
吳穎祺說:「二OOO年的教區會議上曾提及宗教教育有責任培育學生的價值觀,此科目同時可談及中國文化的價值觀。」她表示,將推出的中二級宗教及道德教育課本會加設「我看宗教及道德教育」一欄,讓學生列舉過去一年對宗教及道德教育的經驗及感受,為新學年定下展望;同時會為教師提供教材,例如如何透過課堂讓學生肯定自己、並以理性及開放的態度、尊重及欣賞他人。
另一課程主任李耀邦表示,自本學年推出宗教及道德教育課本後,有小學教師認為能減輕其工作量,「現時少有天主教學校有教師專門教授宗教科,教師須同時兼教其他學科,此書的教師課本,提供相關的神學信息及參考資料,能輔助教師在備課方面的需要。」
李耀邦曾有十一年任教小學的經驗,他是次有份編撰小二的課本,經諮詢後,內容除須加強中華文化元素,如談論中國習俗、人物等之外;亦因應教師要求加強課文相關的延伸活動。至於小三的課本計劃每課設有國民教育,並透過天主教角度向學生加以闡釋。
該中心自二O一一至一二年學期起,推出中一及小一的宗教及道德教育課本,有關各級中、小學的課本計劃逐年推出。本學期近六成公教中學使用這課本,天主教小學則有逾七成七學校使用。(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