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通識】毒食難肥
※ 本片適用於新高中通識教育科以下單元
單元四:全球化
單元五:公共衛生
你知道你每天吃的是甚麼嗎?你知道你在超級市場買到的食物,其實又是甚麼?你每天為口奔馳,你的金錢又花在甚麼食物上?
紀錄片導演羅拔堅拿花了六年時間,去尋找以上問題的真實答案。
電影《毒食難肥》就是羅拔堅拿的恐怖食品報告:一名幼兒吃了連鎖快餐店的漢堡飽致死,揭發經食物工業化生產的牛肉有變種大腸桿菌;由於雞胸肉有市場,打針催谷成長的畸形大胸雞行兩步便倒下來,同時亦百病叢生;過度種植粟米為的是成為所有動物的廉價飼料,本來食草的、食海中生物的,皆由粟米養大,令人類進食過量粟米基因;大財團攏斷全球食品工業,只顧盈利,衍生病毒危害人類性命;以上種種問題,矛頭直指全球最大食品供應國——美國。
《毒食難肥》更早著先機,深入美國豬肉供應商(Smithfield Foods)設於墨西哥的屠場,即H1N1甲型流感的源頭,揭開一幕又一幕震撼的食物污染真相。你的餐桌上是一個又一個的計時炸彈,看罷本片令你不能再置身事外!
感覺上與多年前的《不瘦降之謎》近似,只是《不》以探討「麥記」食品的原材料出發,本片則廣泛地看看我們的食物源頭。事實上,在現今世代,無論你往哪兒用膳或購買食品,還不是光顧了那些眼中只有錢的大財團。
大財團壟斷美國食品工業,黑箱作業。他們為了利潤,控制飼養、生產過程,同時透過大量使用粟米作為飼料,以及基因改造,來加快生產。這樣製造出來的食物,對人類有益才怪。
天主創造了完美的萬物和生態系統,人類和野獸的食物也由天主好好分配(參考創壹29—30)。初生牛飲牛奶、初生羊飲羊奶、人類嬰孩飲人奶,應是最理想。現在的奶類製品,只不過是一大堆人工賀爾蒙!近年的科學研究,還是不斷叫大眾反璞歸真,吃最天然的食品,天主不是早就告訴我們嗎?我們卻要像原祖,明知是禁果,還是繼續要吃!
問題研習
- 你知道你每天吃的是甚麼嗎?試為未來一星期自己進食的東西做個簡單的登記,記下食品來源、哪些是基因改造、有沒有化學成份,同時搜尋相關食物的資料,看看它們對你的健康是否有壞影響。
- 如影響是負面的,你會嘗試改變你的日常飲食習慣嗎?如會的話,又如何落實執行呢?
參考資料:
- 食品安全中心《基因改造食物自願標籤指引之常見提問》http://www.cfs.gov.hk/tc_chi/programme/programme_gmf/programme_gmf_gi_label_faq_consume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