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外籍家庭傭工精神健康

期數
3557
刊登日期
2012.04.20
主曆
主曆 2012 年 04 月 22 日

二O一一年香港外籍家庭傭工的人數已突破三十萬,其中菲律賓籍多達十四萬五千三百卅七人,印尼籍則最多,達到十四萬九千三百廿四人,他們為接近三十萬個香港家庭服務,減輕香港家庭的壓力。但他們面對離鄉別井的困境,每天沒有指定工時,日夜長時間服務僱主的家庭,香港人雖然享用他們所提供的服務,但在支付他們薪酬以外,卻鮮有關注他們生活上其他方面的需要。香港明愛自八十年代開始,經已開始與教區合作,為菲籍家庭傭工提供社會服務,其後更隨著泰國及印尼籍家庭傭工的出現,擴展服務三地家庭傭工。

雖然香港法例清晰規範外籍家庭傭工的勞工保障,但過去我們均發現短付工資及假期的情況常常出現,再者,外傭對勞工權利普遍認識不足,也因為處於弱勢而不敢爭取自己應得的權益。

有見於外籍家庭傭工於工作面對種種不利的處境,加上離鄉別井欠缺支援,明愛亞洲外地勞工社會服務計劃除了推動外籍家庭傭工關注其勞工權益以外,還特別關注他們的精神健康。去年曾經舉辦兩場壓力處理講座,邀請精神專科醫生講解壓力處理與精神健康的關係。今年二月,更於沙田大會堂露天廣場舉辦外籍家庭傭工精神健康關注日,期間吸引了一百卅四人參與活動,其中五十二人為菲籍,八十一人為印尼籍及一人為泰國籍,他們全都完成一份抑鬱自填量表並計算其得分,同場並舉辦由精神專科醫生主講的精神健康講座。

經統計分析,四成八參加者的抑鬱量表得分都達到十六分或以上,顯示參加者很多人出現抑鬱的傾向,精神健康需要多加關注。若以國籍劃分再作分析,除去一名泰國籍參加者,印尼籍家庭傭工高達五成五出現抑鬱傾向,菲籍家庭傭工則有三成八出現抑鬱傾向,數字顯示印尼籍家庭傭工的精神健康更值得關注。若把數字加以分析,原來最顯現抑鬱傾向的群組為較為年輕者,他們多為初到香港工作的一群,面對離鄉別井及工作的要求,又要適應新的環境,精神困擾自然較其他的群組為高。

對外籍家庭傭工來說,他們最感困擾的事情,包括思念遠方的家人;有些失去至親卻又要留港工作;許多人面對健康問題但未有就醫;有些面對遠方家人無盡的需索;部份甚至涉及丈夫的不忠;作為母親的又未能親身照顧子女……上述種種問題,加上工作壓力及適應問題,但偏偏他們在香港又欠缺支援,問題實在值得關注。

為此,我們的外傭中心安排了一系列的服務,包括外籍家庭傭工互助小組、歡樂婦女系列活動(包括建立正向思想、認識兩地文化及減壓活動)、與及中醫診症及針灸服務,針對其身體健康及勞損狀況。

這群人數逾三十萬的外籍家庭傭工,一直默默地照顧香港數以十萬計的家庭,我們必須善待他們以感謝他們默默的付出,我們更須關心他們所面對的困境和需要,關注他們的勞工保障和精神健康,讓他們能夠健康愉快地在港工作。

 

明愛社區發展服務供稿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