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友善——

期數
3560
刊登日期
2012.05.11
主曆
主曆 2012 年 05 月 13 日

如果你是一位家長,你有沒有想過你在小朋友心目中的形象是甚麼?

與你們分享一個親子小玩意。準備一張白紙,請小朋友將手掌沿邊畫在白紙上。解釋各手指代表的意義,拇指代表家中最「叻」的那一位,甚麼事也懂得的;食指是家中的指揮官,甚麼事都由他指點人去做;中指是小朋友心中最高最大的,未必是身形最高大,但就是他在任何情況下,都能撐起整個家庭,最有安全感;無名指是家中的無名氏,不知為甚麼整天都被人忽略了;尾指當然就是家中的寵兒,因為大家都覺得他很可愛。請小朋友按他心中的形象,將家人分別畫在手指上,你就可以知道,在小朋友的心目中,家中成員各是甚麼形象。

經驗告訴我們,很多家長對結果感到有些意外。原來小朋友認為爸爸是家中的無名氏、自己是家中的指揮官......。一個小小的玩意,讓我們知道一些自以為了解,卻原來是意料之外的事。

「溝通」、「了解」、「聆聽」、「尊重」、「關懷」......是健康家庭的重要基石,這些都是我們時常會說的大道理,但這些基石是否真的在進行中,或者有其成效,又是另一回事。當我們細意思量、或發生事故時,才會猛然驚醒,自己最親密的伴侶,對自己的心頭好,原來一直都不認識。沒有認識,又何來了解;沒有了解,又如何溝通;沒有溝通,又怎樣建立尊重;沒有尊重,又怎稱得上關愛;沒有關愛,便談不上「家庭友善」。

「家庭友善」可以指向家庭中和諧及成員間的關係,一切由認識開始,認識伴侶、子女、父母的喜怒哀樂;認識令他們情緒高漲的原因;認識他們跌下深谷的創傷;認識你帶給他們的?情肯定,認識讓他們受到的傷害困擾;認識一些我們以為我們已了解的事,聆聽由他們的角度去看的事物。先有認識、打開溝通之門,建立尊重,便能關愛,就達到「家庭友善」。

「家庭友善」有其社會的幅度,當我們將自己身處的社區作為一個家庭的單位來看,在其中生活的成員就是一個個的家庭。故此,家庭間是否互助?鄰里關係是否和諧?區內的學校是否能讓我們的子女得到應有的教育?保障居民安全的警務、消防、醫療等設施是否完備?救急扶危的社會福利是否足夠?改善社區發展的意見表達機會是否足夠?也是影響我們能否讓我們的家庭安居樂業,達到「家庭友善」的理想。

和睦家庭是和諧社會的基石,是個人成長的健康溫床。就趁着五月十五日國際家庭日之前,問一問自己:「我的家庭友善嗎?」

明愛青年及社區服務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