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通識】巴別塔

期數
3560
刊登日期
2012.05.11
作者
曾淑儀
主曆
主曆 2012 年 05 月 13 日

※     本片適用於新高中通識教育科以下單元
        單元一: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
        單元二:今日香港
        單元四:全球化

電影取材自聖經創世紀。巴別塔,亦即是天主教聖經創世紀第十一章一至九節內提及的巴貝耳塔。當時,全世界只有一種語言,人們說同樣的話。然而,他們並沒有感恩,沒有感謝天主這安排,給他們帶來溝通上的方便,反而希望建造一座城和一座摩天高塔,以榮耀自己。這因此而觸怒了天主,祂遂混亂了人們的語言,並把人類驅散到世上各地。

《巴別塔》以一粒子彈,貫穿四段發生在摩洛哥、墨西哥、日本和美國的故事,當中帶出貧富懸殊、種族歧視、夫婦間的隔膜、父女的鴻溝、強國偽善、殘障歧視與及人與人之間的疏離等等社會問題。

一對摩洛哥小兄弟因貪玩而發出的子彈,竟誤傷來自美國的遊客Susan(姬蒂白蘭芝飾演),生命危在旦夕。作為丈夫的Richard(畢比特飾演)四出奔波,為妻子尋找醫生。亦由於這意外,導致他們家中的墨西哥褓姆,要冒險帶著兩位少主人回鄉參與兒子的婚禮。因為出事的獵槍來自一位早前到摩洛哥打獵的日本商人(役所廣司飾演),他亦被邀協助調查,因此讓他與聾啞女兒惠子(菊地凜子飾)打破多年的鴻溝,女兒真正體會何謂被愛。

連日本手語在內,片中共出現了七種語言,但這只不過佔全球方言中的極少數;而片中人與人之間的種種問題,並不是因為這七種不同語言而產生。相反,電影想帶出的重點是,即使沒有上主的懲罰,我們縱有共同語言,也只會重蹈創世紀時人類的覆轍。因為人與人之間衝突的產生,並非由於語言障礙,而是因為人的狂妄自大,或是自卑自憐,又或是因憤世嫉俗而築在心中的高塔。

美國遊客Susan本來很不滿丈夫帶她來這個落後國家,自備消毒酒精之餘,更擔心冰塊不潔而與丈夫吵個不停。諷刺地,救回她性命的,並非她的強大祖國,而是當地一個不懂英語的醫生;在沒麻醉藥下,為她縫傷口,後來更靠當地老婦遞來她吸過的一支香煙止痛。美國卻只費時探究她的受傷是否有政治原因,置她的性命於不顧。還有Richard與當地導遊的交心友情,臨別時的依依,與美國團友嫌其妻受傷妨礙旅程而嚷著離開,成一強烈對比。而最後,Susan隆而重之地被送回國,出院更被世界傳媒報導;摩洛哥男孩的屍首,卻如動物的屍體般被抬走。

墨西哥褓姆與少主人愉快地參加完兒子婚禮,由姪兒載回美國,但姪兒卻因一時衝動闖下大禍。不過,他的衝動是源自害怕,害怕則源自以往被美國政府的歧視。後來褓姆與少主們在沙漠迷途,少主對她的依賴,可見愛是無分階級、種族與年齡。

聽不到的惠子一向感受不到這世界對她的愛,年少的她選擇以身體交換愛。她以為懂手語的少年是愛她的,原來對方只是玩弄她;不懂手語的幹探卻讓她知道,甚麼叫愛,並令她與父親冰釋前嫌。

現在,你還會問為何天主要讓我們語言不通,阻著我們去關心人、去愛人?還是反問自己,究竟有沒有自築高塔而拒人於千里呢!



問題研習

  • 就個人經驗而言,你認為導致人際間隔膜的主因是甚麼?有沒有改善方法?那又是甚麼?
     
  • 人的偏見又源自甚麼?如何減低人與人之間的偏見與歧視?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