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愛視覺藝術科

刊登日期
2012.05.18

(本報訊)明愛教育工作者指出,初中開始向學生培育視覺藝術,及發掘學生的視藝潛質,有助學生發展多元智能、藝術和美學等。

明愛職業訓練及教育服務四月底,於香港大會堂主辦中學聯校創藝展,明愛胡振中中學為是次創藝展籌委會主席學校,該校校長何應翰說,初中起透過視覺藝術啟發學生的興趣及潛能,可為有意修讀新高中視覺藝術科課程的學生作好準備。

他四月二十六日對本報說,藝術潛能是需要空間來發展的,若學術成績稍遜的學生有繪畫天分,當得到教師的啟發時,自然有信心繼續發揮所長。

何應翰說,傳統學科難以發掘藝術潛能,故該校為非修讀視藝科的高中生,提供「藝術教育課」,培養鑑賞藝術的能力,「即使學生並非以藝術作為專業,也可培養藝術素質。」

明愛視覺藝術科聯校主席張麗珍同日說,聯校交流亦有助教師明白明愛的辦學理念,「了解如何處理弱勢的學生,或具藝術天分的學生。」

張麗珍是明愛胡振中中學視藝科科主任,她鼓勵初中生把創作融入生活中,「有男生對潮流文化很感興趣,遂以『Graffiti』塗鴉方式進行創作。」另外,校方安排中三學生集體創作,讓具藝術天分或對創作感興趣的學生帶領其他學生完成作品;過程中,學生既可共同參與,亦可培養出對藝術的興趣。

明愛柴灣馬登基金中學視覺藝術科科主任謝嘉敏四月二十七日指出,校方著重初中生在技巧上的創作,而校方安排學生走進社區攝影、漫畫創作等,亦能引起學生興趣。

她說,視藝科可包括繪畫、攝影、板畫、陶藝等,讓學生接觸不同的媒介,亦容易引起他們的興趣。

她說,教授學生時,可從簡易的藝術學習著手,讓學生能完成作品,當得到教師讚許時,亦不易放棄,因著鼓勵而繼續學習。她說:「視藝科可發展學生的多元智能,對學生的個人發展也很有幫助。」(高)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