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筆容辭】國民教育與身份認同

期數
3561
刊登日期
2012.05.18
作者
陳麗娜
主曆
主曆 2012 年 05 月 20 日

自九七回歸以來,特區政府逐漸推出一連串提倡愛國的教化手段,例如自O四年起由公民教育委員會製作的「心繫家國」宣傳片、O五年的「 唱好基本法」比賽、一年一度的國慶煙花匯演和跟電視台合作拍攝的基本法特輯等。而特首曾蔭權更於施政報告中提出要推行國民教育,而教育局於去年五月則火速推出諮詢文件,建議「德育及國民教育科」於二O一二及一三年起分別於小學及中學推行,但文件內容引來教育界極大反彈,被指引入大量「洗腦」的內容。經諮詢後,教育局日前公布課程最後定稿,刪去高中課程要求學生「加強和諧團結、關愛家國的情懷」的教學目標,改為加入普世價值,讓學生透過認識國家發展,「體現民主、法治、人權等價值」,並建議教師可與學生討論中國發展的「困難與挑戰」。另外,再施以銀彈政策吸引學校,花費五億,一次過補貼每間學校五十三萬元,建議設立一個「開展期」,讓學校可實質上延後三年推行此科。

這好像教育局已廣納民意,將普世價值加入課程內,並且建議「教師不應迴避、否認或拒絕討論任何議題」,且要鼓勵學生「建立自己的觀點」。但另方面,教育局亦多番強調,教師在教授有爭議性時事議題時須嚴守中立,更要抽離地討論事件。筆者對此不禁感到疑惑,這是否會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沒有方向,不知道應如何確立德育價值。現時通識課程已強調多角度思考,已被人質疑缺乏價值取向,以致有價值相對的情況出現。再者,「中立」也是一種取態,不斷強調自己是中立,也有可能傳遞了一種「明哲保身」、「價值相對」的價值觀給學生。最令人感到矛盾的是,是次修改了的指引,加入了普世價值,體現民主、法治、人權的價值取向,為何教育局不鼓勵教師以這些價值作為評論敏感議題的基礎,而要求他們嚴守「中立」的立場。還有,教育局對關於爭議性議題教學的解說,方向模糊不清,只提供一個「面面俱圓」的指引:既要中立,又要教導正面價值;既是甚麼皆可討論,又要避免偏頗。這實在令人摸不著頭腦。

香港回歸十多年,中央及特區政府一直批評港人愛國意識不足。去年香港大學民意調查發表港人對身份認同的民意調查,指市民對「香港人」身份認同感升至十年新高,但對「中國人」身份認同感則跌至十二年新低,更招致中聯辦宣傳文體部部長郝鐵川大肆批評民調調查方法「不科學」和「不合邏輯」。

要青年人對國家有所認同,國家就要尊重人民,讓人民真正享有自由、法治、人權、民主,港人對國家的認同自然提升。如果再來一次陳光誠事件,再多的國民教育,也是徒然。何況,「國民」並非一個人的唯一或最重要身份,而「愛國」亦只是公民需要認同的其中一項價值;天主教會認為國家及其政府是一種組織和制度,其建立是為了維護人民的大眾福祉,「當政治團體致力創造一個人文環境,使得國民能真正享有人權,並滿全相應的義務這樣的政治團體才算落實大眾福祉。」(《教會社會訓導彙編》,389節);人民愛國是自然的情感流露,是表達對政府的擁護支持,也是為讓其有效地服務人民。國家及政府如真正保障人民的福祉,自然會贏得人民的愛戴與支持。請當權者謹記人民是主,政府是僕。  


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 www.hkjp.org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