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艾與甘蜜】接觸與體會

期數
3563
刊登日期
2012.06.01
作者
楊鳴章
主曆
主曆 2012 年 06 月 03 日

「在起初天主創造了天地。大地還是混沌空虛,深淵上還是一團黑暗,天主的神在水面上運行。天主說:『有光!』就有了光。」(創一1—3)古人在天主的啟示下,寫下劇力萬鈞的一章,天地萬物的出現。的確,除非有天主的啟示,否則人沒法寫出在創造之初,天主聖三已存在,而天地萬物正是天主藉著祂的言語——聖言,造生的一切。然後,好像某一個早上,你在祈禱後,靜思一天的日程時,你發現你正在與自己交談,討論著一項心中盼望達成的事;其間免不了牽動你的情感、涉及一些步驟。大概也是這樣,「天主說:『讓我們照我們的肖像,按我們的模樣造人,叫他管理海中的魚、天空的飛鳥、牲畜、各種野獸、在地上爬行的各種爬蟲。』天主於是照自己的肖像造了人:造了男、女。」(創一26—27)

我們不但是天主以祂的肖像造生的,與祂相似,祂還把自己的氣息賦予人,使人分享祂的生命。「上主天主用地上的塵土形成了人,在他鼻孔內吹了一口生氣,人就成了一個有靈的生物。」(創二7)因此,天主囑咐人管理和繁衍的權力和責任,也就有別於我們飼養雞禽而得蛋、豢養貓犬能逐鼠偷。我們受託,能溝通、創作、關顧、維護,是因為我們肖似天主,且領受了祂的生命氣息。今天的第二篇讀經說得好:「其實你們所領受的聖神,並非使你們作奴隸,以致仍舊恐懼;而是使你們作義子。因此,我們呼號:『阿爸,父呀!』聖神親自和我們的心神一同作證:我們是天主的子女。」(羅八15—16)《路加》所記載的「三個失落」譬喻中的兩個兒子,一個為追逐世界而離棄父家、變得連豬狗都不如,另一個只管工作卻從不體會父心,竟願自貶為僕,都教我們千萬別忘懷自己從創世之初,已獲得的那份尊嚴和責任。

初期教會曾一度以耶穌基督之名為皈依者施洗,這事可見《宗徒大事錄》(參閱宗八14—17;十47—48)今日所宣讀的福音,《瑪竇》述說主耶穌指示門徒要以天主聖三的名號為人授洗,肯定是教會在聖神的啟迪下,更深入明白主的訓誨,漸漸體會聖三的奧秘,因而責無旁貸,要把萬民引入並參與天主創造、救贖、聖化的功行中。主曾說:「如果你們愛我,就要遵守我的命令;我也要求父,祂必會賜給你們另一位護慰者,使祂永遠與你們同在。」(若十四15—16)「那護慰者,就是父因我的名所要派遣來的聖神,祂必要教訓你們一切,也要使你們想起,我對你們所說的一切。」(若十四26)

隆重制訂聖三主日,是教宗若望廿二世在十四世紀中葉的決定,主要目的並非為解釋天主聖三的道理、或重溫先賢的德表、或澄清教義與神學論證,而是要我們信眾體驗:我們的存在、得救、成長,一切功行都與聖三有緊密的關係。正如在今日首篇讀經中,梅瑟要以色列子民反省、考察:「以前及過去的世代,從天主在地上造了人以來,由天這邊到天那邊,是否有過像這樣的大事,是否聽過像這樣的事?」(申四32)目的不是在教授歷史,而是要他們知道和緊記:「天上地下,只有上主是天主,再沒有別的神。你應遵守祂的法令和誡命,就是我今日所訓示與你的,好使你和你的後代子孫得享幸福,在上主你的天主永久賜給你的土地內、能以久住。」(申四39—40)後面所說的才是重點,因為涉及他們幸福、久存的關鍵。

每一個主日的聖事禮儀,全都是在天主聖三奧秘內的祭獻。今日的慶節邀請我們,深入反省天主的大愛和我們與聖三的關係,不但在大事情上,也在每一日的平和與靜默中,我們該如何回應?我們在今世已接觸到祂的奧秘,分享到祂的天主性,將來更要進入祂圓滿的光榮與共融中。主恩浩蕩、何以為報?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