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環境 活出信仰

期數
3564
刊登日期
2012.06.08
主曆
主曆 2012 年 06 月 10 日

在現今世界,宗教自由這議題可說是信奉不同宗教人士正面對的首要挑戰。每天都有報導指出,中國如何限制不同宗教信仰,又或是世界上多個地方的教堂、猶太會堂、廟宇和清真寺如何被褻瀆。

於世界不斷發生信仰備受野蠻暴力對待的同時,另一種影響更根深柢固的鬥爭亦正持續——有些人試圖將宗教局限於信念層面,限制信徒於日常生活中實踐信仰的自由。

宗教自由為我們是一個相對新穎的概念,天主教會於一九六八年才把這理念正式紀錄在梵二大公會議文獻《教會對非基督宗教態度宣言》之中;直至現在,仍有不少宗教人士對此抱有異議。

一直以來,不同信仰的人士往往要經過艱苦爭取才得到宗教自由;而這權利往往是在當權者勉強及不情願的情況下獲賦予的,宗教自由從未有被視為能對社會構成裨益。

過往歷史上,文化價值觀主要源自能讓人團結且擁有明確共同目標的單一宗教,可是在今天結構已經變得多元化的社會裡,宗教亦變得更百花齊放。

積極面來說,由於宗教與社會之間不再存在著結構性關係,所有社會成員不論是否持宗教信仰,都應該獲得平等對待。

為基督徒來說,這意味著在此多元社會中,福音與其他價值觀之間必須進行對話;讓社會中各人能就眾多不同觀點中,選擇適合自己價值觀的去追隨。為教會、其他體制,甚至為個人來說,這種交談方式完全有別於以前的交談方法。

宗教自由是個新穎概念,多元化亦如是;昔日被完全摒棄的做法一下子得到重新接納,但卻往往未曾經過嚴格的實際測試。
那些拒絕順應新趨勢的人被評為不肯前進,教會和傳統體制亦有可能被歸納入這類別;然而只著眼於新趨勢,有可能教人偏離了甚麼是對個人和團體有裨益的考慮。

儘管如此,教會的本務是參與世界,成為世界一分子;我們亦清楚了解,今天在許多地方,教會必須走向高度世俗化和多元化的環境中。

作為基督徒,我們要相信天主會繼續不斷在我們正處身的文化中彰顯自己。信仰或許不會經歷徹底的改變,但是活出信仰的環境卻會轉變;而在每個時代中,我們都應找到宣認信仰的新溝通方式。

這並非叫人絕望的事,反而是希望的徵兆,讓我們能夠期盼更美好的來臨。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