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非負擔 是社會的希望

期數
3565
刊登日期
2012.06.15
主曆
主曆 2012 年 06 月 17 日

過去十年,香港對人口規劃欠缺關注度,因而引發一些可怕的言論,指未來勞動年齡人口與幼童和老年人口的比率,不足以維持生產力充足的經濟、保持社會繁榮。

過去五年,社會上一直有聲音呼籲市民生育更多子女以應對這種失衡現象;儘管如此,市民依然不太願意,認為養育孩子會帶來種種問題。

居住環境擠迫固然能解釋為何大多數市民不欲生更多孩子,夫婦若多生育一名孩子,如何為他安排居住地方確實是個難題。

不過,這個問題背後似乎另有難題。在一九七O至九O年間,日本亦正面對同樣問題,故政府當時在房屋建造方面顯著增加每人的編配佔地面積。

可是,增加的居住空間並沒有帶動日本人人口增長,亦未能對其國內勞工短缺問題帶來積極作用。人們根本不想要更多孩子。

人們在討論食物安全、環境可持續發展、水源、就業,教育成本和房屋等議題時,總是濫用人口數字,常見的結論是人口增加帶來即時的威脅;然而問題似乎是,人口增長停滯才是未來的威脅。

香港的物質條件、文化環境和生活方式長遠來說有利於培育兒童有利於社會,但短綫來看社會卻容易把兒童視為負擔;經濟因素亦對兒童不利,即使是養育一或兩名孩子,夫婦在精力和經濟資源方面已大感吃力,更遑論是七年前、時任政務司長曾蔭權所建議的三名孩子了。

統計人員很早已知道,以婦女生育孩子的數目代替男性生育孩子的數目,更容易作為測量生產力的指標,因此文獻和研究一直集中於婦女的生殖能力,而不是社會中運作的整體動力。

然而,生育關乎兩個人的決定,故此男士的取態極其重要,這不僅在維持人口於穩定水平,還有在養育和照顧兒童成長方面。

當人口規劃問題出現時,人們總會將原因歸咎於婦女推遲生育年齡或抗拒懷孕等;事實卻是,有些婦女渴望有孩子,但丈夫或伴侶不願意。

昔日的農村社會,兒童被視為資產。他們要協助日常工作以及照顧長者。如果某個家庭的子女不多,就會窮上加窮;兒童被視為資產,因此普遍受到歡迎。

可是,在香港這個現代城市,即使是那些歡迎孩子來到世界的父母,也會關注自己將會承受的負擔。

不管怎樣,我們必須創造一個讓兒童成為資產,而非將他們視為負擔的社會;而養兒育女應被視為是對整個社會的福祉作出積極貢獻,而非只為個人滿足感而已。養育孩子,是希望他們在成長時,「貢獻出他們的寶貴力量來建設家庭團體,甚至有助於他們父母的成聖。」(參《家庭團體》勸諭26)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