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聞問切】一盅兩件

期數
3565
刊登日期
2012.06.15
作者
黃宗顯
主曆
主曆 2012 年 06 月 17 日

從小開始,家人便會帶小孩子光顧茶樓,一盅兩件漸漸成為每個人生活的一部份,一代傳一代。隨着時代的進步,今天的茶樓環境跟從前的有很大改變,點心的種類愈來愈多,望着點心紙便眼花撩亂。今天,不少人都很注重健康,要繼續上茶樓,又要同時保持身體健康,就要在選擇點心方面多下一點功夫。

要精明地選擇點心,要從兩大方面着手,包括點心的烹調方法及食物本身。中國式的烹調方式有很多種,蒸炆灼的方法較健康,因為油的分量相對地較少,例如蒸蘿蔔糕、炆雞腳、灼唐生菜;比較多油的烹調法,包括煎炒炸,例子有煎腸粉、炒銀針粉、炸芋角,這些點心應該少吃比較理想。

見到蒸籠,本以為裏面蒸的點心最不肥膩,絕對健康,原來也不是一定的。例如,茶樓最經典的代表點心蝦餃燒賣,有時候會被混入一些半肥瘦豬肉,這可令入口更感滑溜,但其實對健康不利。茶樓售賣的蒸飯如蒸鳳爪排骨飯、蒸銀魚肉餅飯,裏面也可能加進了肥豬肉,所以都不太理想。如為健康?想,又想常吃這類點心,建議可在進食時,把肥肉挑出來。

腸粉是另一種我們經常吃的點心,煎腸粉雖然香口,有時甚至煎至乾脆,但較蒸腸粉不健康。從前,假如柯打點心車的蒸腸粉時,點心職員會把油和豉油淋在腸粉上,假如想健康一點,可叫職員不要加入醬油,而把醬油另上。

儘管食物本身不肥膩,但經過烹調後可能也多了點油,例如蒸魚頭雲、蒸牛柏葉、棉花雞等,建議可把這類點心放進熱茶裏過一過,不久,便會見到杯裏的茶面佈滿了一層油,可見這一動作可成功避開了這些食油進入身體。

跟一些注重健康的醫護同事上茶樓,他們一坐下便立即點選了一碟蠔油白灼生菜和蠔油白灼芥蘭,首先吃兩碟蔬菜,以免吃完其他點心後太飽而忽略了吃菜,這是符合健康的原則。但是,細看之下,原來蔬菜表面呈現一層反光的油,建議用熱茶過一過,這方法能減少進食了這油膩的部份。不少點心都缺乏了纖維質,所以蔬菜是一種不錯的平衡, 可攝取多點纖維和礦物質,但建議白灼時菜要蠔油另上,清炒時蔬也要少一點油。

上茶樓是一種具文化價值的日常節目,在享受之餘,別忘記平衡飲食的重要,少吃不利健康的食物。

 

作者電郵:[email protected]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