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洲之旅(上)
如果不是認識當地人,做夢也想不到有機會去這個「綠色」的中美小國巴拿馬。堂區教友嫁給當地華僑教友,夫婦每次回港都誠意邀請,就在這感召下成行;連轉機在內,足足飛了一天才到達目的地......
巴拿馬之所以「綠」是因為全國人口只有三百五十萬,多見樹木少見人群;有植物的地帶,包括原始熱帶雨林及已發展的農牧耕地,佔了全國土地百分之九十以上。空氣清新叫我這個香港人倍感愉快.......
這回是親近大自然之旅,就拿居住的地方為例,友人家族在當地經營各類型生意,包括旅遊酒店業。在露台吃早餐時,你會跟許多小動物為伴,除了羽毛艷麗的小鳥,還有體型袖珍的猴子、兔子、松鼠,甚至蟒蛇,牠們不是人為飼養的寵物,而是自由訪客。這是非常特別的體驗......
中學時代念地理課,對這個連接南北美洲的國家,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巴拿馬」運河了。一百年前由法國人開墾,由於敵不過地質的難題及熱帶雨林的黃熱病,無功而退。美國人不愧是科學強國,針對工程及醫藥雙管齊下,成就了人類智慧的傑作。今天我置身運河繁忙的水道,深深體會科技怎樣造褔人類,可惜......我們華人一向對建設世界貢獻良多,一世紀前除了直接參與工程,原來給運河建築工人「包伙食」(提供膳食)也是我們的強項......
起程前,許多人都問,那兒的衛生和治安行嗎?答案是大可放心。由於長時間由美國人管治,加上是軍事重鎮;衛生和治安都有一定基礎。七十年代美國卡特總統把運河歸還巴國,給人民打了一口經濟強心針。衣食足,知榮辱。這兒的生活指數不高,但貧富懸殊遠遠不及香港嚴重;因為政府不容許有大地主攏斷地產市場,小地主則比比皆是。意即只要你肯努力,人人有機會發財。何況拉丁民族比較樂安天命,沒有中國人那麼拚搏......
政府明明立法保障工人權益,星期日如果要求「夥記」(僱員)上班,薪酬是平日的三倍,不過工人仍然有權自決!有中國餐館老闆告訢我,這兒半個月發薪一次,翌日便有拉丁人自動放假,享受人生去。生氣也沒用,倒不如自己捲起衣袖下廚,這是中國人的美德......
回望香港,我們的勞資問題水深火熱,一個「最低工資」弄到滿城風雨,加上年齡歧視,工種不斷萎縮,令不少市民吃盡苦頭。最無能是特區政府,官員只知「做好這份工」,而最不長進的卻是我們的傳媒,天天「八八卦卦」(小道消息),把香港人的民智愈降愈低。當巴拿馬奮力求上進之際,香港社會卻裹足不前,悲與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