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中倫宗科考生減少

刊登日期
2012.06.22

(本報訊)在新高中學制下,報考「倫理與宗教科」的學生減少,不少天主教學校要合作開設課程,公教教育工作者肯定此科有助培養學生人文素養,校方則提供非公開試的宗教科培育學生。

首屆中學文憑試中,全港有九百多位學生報考倫宗科,天主教教育事務處宗教及道德課程發展中心總課程主任陳乃國肯定,此科給學生提供綜合的人文學科培訓,內容涉及哲學等範疇,既幫助學生立身處世,亦培養學生通才能力。

對比過去中五會考的聖經科,倫宗科包含必修的倫理學、宗教傳統(基督宗教是其一選修單元)以及宗教體驗。過去中五會考的宗教科考生約有八千多人。

陳乃國博士六月十八日對本報說,除中文、英文、數學和通識科四個必修科外,不少學校只有兩科選修科,學生或傾向選修較實用的科目;當學校開設三至四個選修科時,學生才有更大空間報讀倫宗科,故此倫宗科未來選修人數應不會大幅增加。

他說,倫宗科修讀人數不多,教區中學內供全校學生修讀、非應付公開試的宗教科便成為了宗教培育的「正規」課程。他說,雖然宗教科每個循環週只有兩堂,比倫宗科的六堂少,但可以更全面介紹天主教,如中國天主教會歷史,而修讀倫宗科的學生也修讀宗教科,兩科內容沒有重覆。

談到宗教及道德課程發展中心對倫宗科教師的支援,陳乃國說中心已就教師較陌生的倫理學編寫單元材料,中心與有關方面討論後,會決定未來進一步的支援方式,而中心的對於調查反映教師希望有教科書作輔助,他期望開設倫宗科的學校彼此間可分享教材。

開設必修宗教課

天主教修會學校聯會一直協調多間天主教中學組成聯網,讓較少學生報讀倫宗科的學校合作開設倫宗科,安排學生一起上課。

荃葵青區八間天主教學校於新高中推行初期,聯校每週六教授倫宗科;至今仍有五間學校參與聯校授課,其餘自行授課。

天主教母佑會蕭明中學宗教教育主任郭明英修女說,學校互相合作減輕了教師行政及教學負擔,尤其是應付「商業倫理及生物倫理等較新的範疇」。

郭修女五月十七日對本報說,倫宗科學生多不是天主教徒,惟學科可培育學生宗教知識和天主教價值觀:「學生探討生死等倫理議題時,看到人的限制,容易想到天主,明白萬物是有主宰的。」

聯網授課分享資源

天主教中學的九龍東聯網則由天主教普照中學、九龍華仁書院及潔心林炳炎中學合辦倫宗科。該聯網協調人、普照中學校長李劍華五月二十一日說,教師共享資源並一起備課,各校教師也有能力在本校自行開設科目。

李劍華說,該校回應學生的學習需要,有意在二O一三至一四年度把高中課程的三科選修科改為兩科選修。而校方亦將於一三年九月自行開設倫宗科;本年九月新學年則基於人手安排而不開設此科予中四學生選修,原有倫宗科學生不受影響,繼續在聯網上課。

他肯定倫宗科可帶出公教價值,惟它不是以福傳為重心,天主教元素也不及以往的中學會考宗教科多。他說,過去中五會考的宗教科如涉及個人與社會問題時,學生須引用聖經章節作答,「倫宗科的內容以學理為主,講論耶穌行善、愛人如己的芳表的篇幅則較少。另外,該科要求進行不同的宗教體驗,如道教、佛教,這自然會減少天主教的討論。」

教區學校聯會宗教教育委員會主席張春儀五月十七日說,委員會讓不同學校的倫宗科教師分享教材;在公開考試前,委員會亦邀請了教區學校及部份修會學校逾一百名考生參加模擬考試。她指倫宗科帶出價值與原則,要求學生在不同課題上建構自己的立場,幫助他們思考及立身處世。(高/鄧)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