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傳播聖言給弱小者」

期數
3566
刊登日期
2012.06.22
主曆
主曆 2012 年 06 月 24 日

五月獲頒授香港紅十字會「香港人道年獎」的美國天主教傳教會(瑪利諾神父)譚建平神父(Thomas A. Peyton),過去逾三十年在香港及中國內地不時到監獄、醫院、中國山區等服務貧苦無依者,他說信仰教導他要把聖言傳播給最貧窮的人。

現年八十一歲的譚建平神父於一九八一年從美國來港傳教,自八十年代中出任懲教署義務司鐸,每週到不同監獄探訪在囚人士,成為他們的同行者。

剛於五月二十六日獲香港紅十字會頒發的「香港人道年獎」,由懲教署總部監獄專職服務的伍永鴻執事提名,譚神父於五月二十八日接受訪問時表示關懷有需要的人是他的份內事。

譚神父二十七歲在美國晉鐸,隨後在修院教授修生。他於五十歲來港,學習兩年中文後,於八三年派往仍在發展的屯門蝴蝶邨的聖瑪竇宗徒堂服務,期間亦服務越南難民、智障青少年等。他自八七年擔任監獄專職司鐸,九四年出任瑪利諾神父會會長,同時開始到中國探訪痳瘋病人,並於二OOO年到基督勞工堂擔任主任司鐸至今。他亦參與慈善團體「露宿者行動委員會」多年,關懷露宿者。

譚神父稱,他自晉鐸後開始關社,「我在美國的修院教書時,已經常參與社會運動,關心窮人及社會牧靈需要。」來到香港後,不論到哪一個堂區服務,他也會尋找區內最貧窮及最受忽略的人的需要,然後會去服侍他們。他指出,六十至七十年代是美國以至世界社會動盪的時期,當時美國教會很著重社會公義,其中美國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對他影響深遠,「馬丁路德金在美國提倡種族公義的民主社會,我便當上義工,把民主信息傳遞到美國教會。」他續說,在一九六二至六五年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的精神教他要以窮人為先。「社會發生的事,也是教會所關注的。梵二精神讓信徒得到很大的啟發,更明白教會與社會的關係。」

譚建平神父由八七年起至今二十五年,不時到監獄探訪在囚人士,初期他到大欖女懲教所,其後亦到羅湖女懲教所、小欖精神病治療中心等地。「到監獄探訪是與囚友同行及福傳,因為信仰教導我,要先把聖言傳播給最貧窮、最有需要及最困難的人。」譚神父指出,在囚人士在監獄的生活忙碌,每週工作五天半,他們難與家人見面,神父定期到訪,遇有不同的宗教背景的在囚人士,也會照顧他們的心靈。他說:「二十五年來,為囚友服務,我陪伴及聆聽他們的需要,與他們一起計劃人生,相信他們可改過自身,日後服務社會。」

人們視在囚者是為負上刑責而坐牢,譚建平神父卻從他們身上看到基督,「我從不會問他們犯了甚麼事,不會給予法律意見,而是傳福音,因為耶穌說:沒有人能作出判決,只有天主才可以。而我只是代表教會作天主的事。」

他十年前因背部傷患導致腳部肌力減退,後來藉治療及運動使病情得以改善,他現在走路時只能慢慢的走,但他仍堅持每週一至兩天到監獄探望在囚人士,「我不會退休,會繼續探望囚友。」

「每有信徒問我:你往哪裡去?我會告訴他們我到哪裡服務,逐漸教友也會隨我一起參與服務。」譚建平神父指出,不論在何地傳教,也要行社會公義,「耶穌當年也關顧弱小者,走入社會問題中,我不是社工,只是為天主宣講聖言,我也要肖似基督般作祂的事。」(高)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