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者之歌】信德年之「主,我的天主!」
在一週的第一天晚上,當復活耶穌顯現給門徒時,多默沒有與其他門徒在一起,所以當人告訴他此事時,他表明若果不親自驗證,他決不信。八天後,耶穌顯現給他時,未及驗證,他已宣示說:主,我的天主!信德就在他的疑惑中誕生。多默的疑惑啟示我們有關信德的事實,天主的奧跡挑戰人類理性的極限,死亡是一切的句號,眼前的事實又如何解釋,面對不能解釋的事實,只有兩個選擇:視若無睹或是出現「信德跳躍」。
我活在今天教會梵二的時代中,沒有經歷梵二前後的衝擊,所以未能以第一身的經歷與大家分享。從歷史的發展中知道,教會當時面對身份的危機,要再次思考自己存在的意義,為她自己的存在定位;過去教會被稱為真理的絕對擁有者,人生問題的終極答案;現在她身處於轉變的社會中,她感到被世界邊沿化,人們漠視她的教導,甚至她的存在;教會竟然成為問題,教會被很多問號衝擊著,若果她不正視問題的核心,仍舊孤芳自賞,就會淪為演奏廳的動人樂章,或珍藏在博物館內的無價寶。在五十年前教會願意懷著信德,展開冒險的旅程,與在過去對立的世俗,開展歷史性的對話和溝通。
教會就是憑著耶穌對她的承諾,相信她是天人盟約的保管者,實踐耶穌永在的許諾,這永在就是藉著聖神所建立的教會,與人類共同探討信德的真義。在這五十年來,她子女們的信德受到史無前例的考驗,有人因此而失落希望,離開鐸職或信友的行列,甚至失去信仰;有些堅持拒絕改變,不讓世俗的思潮動搖和毒害信德的基礎。
為二千年的歷史來說,五十年只是一小步;這一小步卻影響深遠,過去教會認為自己是人類世界的前軀,領導歷史江河;現在她潛入人類的歷史洪流,與人類憂患與共;人類脈搏就牽動著教會的脈搏,她擔憂人類所擔憂的問題,她不能成為超然的審判者,因為天主會問她:你的兄弟在那裡?(參創四)
教會就是人類社會的一分子,她要在人群中為人類指引真道,與人類共同穿越這人間路,邁向永恆的國度。就好像降生奧跡一般,天主取了人性,聖言成了血肉,天主性在血肉的人性內,人子的命運就被祂的時代之人群所左右,群眾(門徒、猶太人、司祭和經師、羅馬統治者)的選擇,雖然充滿不義和邪惡,卻滿全了在聖經中先知所預言人子的使命;人子的命運好像不是由自己所操控,卻掌握在天主的救世計劃中;敗壞的人性把人子帶到死蔭之谷底,人子就靠著那僅有的信德,「以大哀號和眼淚,向那能救他脫離死亡的天主,獻上祈禱和懇求,就因祂的虔敬而獲得俯允」(希五7);就是這信德的跳躍,使祂成為救世之主,把一切人從死蔭幽谷拯救出來,完成祂救世的使命。
五十年前教會的神長們,看到世界在罪惡中迷失,各人為尋自己的路而分裂,他們不願意置身事外,倒願意如同降生聖言般降生在俗世之中,以憂患與共的精神,回應世界的需要;此舉會導致教會內的變化和衝擊,前路可能驚濤駭浪,地動山搖......她不能預視將來如何,她僅有的可能只是那片信德:我與你們天天在一起,直到世界的終結;陰間的勢力決不能戰勝她......
今天當我的理性在天主的奧跡前徘徊時,讓我能如同多默一樣,從內心宣信:「主,我的天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