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者出席關社研討會
(本報訊)在一個有關回歸十五周年的研討會上,教會人士鼓勵信徒放眼普世,亦要關心社區,教會團體要加強培育關社意識。
公教報六月十五日假油?地塔冷通心靈書舍舉行「活出關社使命」七一研討會,在回歸周年之際探討社會和教會的關社現況,約四十人參與。研討會由梁旭明博士主持。
講者之一、政治學者丁偉教授指出,香港政府沒有妥善分析和解決因資本主義經濟體系改變而帶來的問題,助長了貧富懸殊。
他說教會可成為團結公民社會的道德力量,以改變現況。
丁偉說,香港的資本主義制度在全球化下有所改變,第一是企業「優化」結構,九十年代起逐漸縮減人手;第二是公、私營機構把常設的職位交予外判公司;第三是機構進行大型兼併及重組,減少人手,卻要員工有更大的生產力。
他說:「高層和股東多賺了錢,把利潤投入金融市場,龐大的資金造就了不少衍生投資工具,這卻拖跨了社會??做法『合法但不道德』。」
他說貧富懸殊問題加劇,不少中層、基層人士失去工作,四十至五十歲失業者難以找到合適工作。他說這助長民粹主義,人民容易受到煽動,青年看不到改善空間。
丁偉說:「香港缺乏定位,沒有完整的發展策略,無法讓香港推進至更高境界。」他預計新一屆政府將利用資源多為窮人做事,不過他擔心當局會加強打壓民間的聲音。「政府應會多做些事安撫市民情緒,但打壓應會更嚴重。」
天主教徒丁偉說,除政治力量和資本主義能夠影響香港,教會的精神道德力量亦能夠改變社會。「教會成為公民社會團結的扭帶。」他說:「雖然公民社會資源有限,但教會可團結公民力量,在人權和公義方面作出貢獻。」
他在結語剖析時,又提到中港兩地文化現況,認為「香港人對民生和社會欠缺深切的理解和關懷,教育上重功利」,他認為每個人都應追求有意義的生活,而非停留於滿足衣食住行這層次。他亦期望香港和中國內地重視人的價值。
關傑棠:信仰關注現世困苦
堂區神父關傑棠則強調,關社是信仰的重要部份,也是生活的態度,信仰不只是感謝主恩,也要關心身邊有困難的人。
他說,在教會歷史當中,神學曾分開看待靈魂與肉身,認為靈魂重於肉身;雖然後來出現了「沙漠靈修」和隱修等傳統去反省信仰,惟隨著歷史發展,信仰對現世的關注還是褪了色。
關神父說,牧者的關社取向跟本身的經驗有關,談到自己的經驗,他說昔日服務柴灣海星堂期間,與服務該區的兩位牧師合力爭取興建東區醫院,其後留學美國時也認識了許多前進的神學思想。
他說不少信徒以為「政教分離」便是宗教不干涉政治,要保持出世精神;在堂區生活中,關社活動的參加人數較朝聖靈修等少,部份人亦誤會關社只留於上街遊行,但事實上,「愛天主,就不能不愛人」,堂區亦可透過關社組實踐這使命。
關神父總結時說,若信徒不能整合靈修和信仰生活,便難以改變目前的關社風氣。他鼓勵信徒和牧者亦要身體力行作榜樣。
林純慧:青年加強普世視野
資深傳媒工作者林純慧回應上述兩部份時指出,基督徒應本著普世價值,關心社會和中國內地的信徒。
談到全球化,她說香港是國際都會,但不少學生只關心香港本身的事,她鼓勵青年反省現況,若要維護國際都會的地位,便要加強國際視野。
「有內地神父認為,香港教會的優勢是能夠體現至聖、至一、至公,而至公的特質,這些幅度亦與國際視野有關。」她說香港教會為內地教會扮演「橋樑教會」角色,若信徒沒普世視野,便難去跟內地弟兄姊妹分享。「全球化不單指經濟,也要關心其他地方的人。」她說。
曾任教區會議後監察小組成員的林純慧說,教區與堂區分享關社信息時出現「斷層」,雖然教區機構大力推動,但堂區參與度不大。對於教徒較多實踐僕人角色、少行先知角色,她說教會團體可多加探討這現象。她說教區會議文獻具前瞻意義,著墨的先知角色有監察社會的功能。
對於實踐關社使命,她說信徒應關懷窮人,令社會讓窮人有尊嚴地生活,這既「是香港的核心價值,也是基督徒的天國價值觀」。
余少甫:切合社區培育信徒
談到在堂區層面推動關社使命,從事教區勞工牧民工作的余少甫說,從社區和文化角度出發的關社培育較易為信徒接受,他亦期望慕道團和牧者鼓勵信徒履行先知職務。
余少甫坦言,在堂區組織關社培育工作,較他入職前所從事的組織基層工作更為挑戰。他說,普遍信徒對先知職務較冷淡,而慕道團亦較少談及社會訓導。
他說,勞工牧民中心近年改變培育方式,推出更多貼近生活的培育活動,例如舉辦講座談職業安全健康和工作壓力;與信徒認識社區裡面的小店,反思消費公義;邀請堂區青年為社區拍攝影片,從而關懷社區。
他期望教會團體加強培育,並能發掘更多信徒能夠接受的關社方式。他說,關社行動具備福傳向度,同時亦可促進社區共融。談到北區處境,他說不少新移民未為本地人接受,教會團體便可帶頭推動包容的文化。
黃奕清:從慕道開始著手培育
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幹事黃奕清回應時,鼓勵教會團體加強培育新教友和青年信徒,於他們開始探索信仰之際分享關社意識:「我們不一定是要求信徒參與社會行動,而是希望培育出關社態度並在生活中實踐出來,好能在社會展現教會面貌。」
正委會與堂區關社組合作,鼓勵信徒探討社會議題,她留意到關注組較易接受愛德行動和社區福傳,惟分析社會政策時卻需要培育基礎,故此信徒不易投入當中。
她說近年的倡議工作亦遇到困難,在眾多社會議題的情況下,難以短時間內讓教會團體和信徒了解事情。整體來說,她認為關社組的成果值得欣賞。
李穎妍:不同方式盡公民責任
在民間機構從事民主發展工作的青年信徒李穎妍說,青年應認識參與公共事務的責任。她曾任天主教大專聯會幹事,指聯會成立五十年至今一直培育大專信徒關心社會,本著「與受壓逼的貧窮者站在一起」之宗旨,青年成員亦要隨著社會環境轉變而以不同方式回應現況。
她認為,當信徒誤解教會的社會角色,便會削弱教會的關社氣氛。她認為政教分離是指宗教團體不應在政府政策上獨享優惠,而非信徒不參與社會事務,況且「政治是眾人的事務,教會無可避免要參與」。她說教區二月發表對特區政府的意見書,但可惜信徒卻未必留意。
廖俊傑:讓中學生關心時事
天主教大專聯會牧民工作者廖俊傑回應時,不少青年信徒在中學階段錯過了關社培育,導致這個以關社為要務的大專團體,近年較難團結大專信徒回應社會。他期望堂區和學校多培育青年關心社會。
他指聯會幹事會從缺兩年,跟青年在中學期間缺少關社培育有關:「中學時沒有人跟他們談關社,升到大學亦較難再談中學時本應知道的事。」他認為信徒的「先知與僕人角色沒有衝突」,不同類型的關社培育可彼此兼顧。
孔令瑜:教會陪伴弱勢同行
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幹事孔令瑜則指出,倡議工作回應了教會團體與弱勢社群同行的責任。
孔令瑜說,倡議工作的處境有別於信仰培育,她以港人內地子女居港權為例,稱信徒未必熟悉這些課題,坊間傳媒亦鋪天蓋地提出主流意見,他們只可透過有限渠道讓大眾認識教會的觀點。
她說,雖然民間團體能力有限,但能夠一點一滴為社會累積改變的力量。她說,市民六月響應悼念民運人士李旺陽的請願行動,令當局去調查事件,為民間社會是「強心針」。
她指正委會與民間團體在倡議工作上合作,如透過「民間人權陣線」舉辦七一遊行。
「我們與不同團體接觸,把教會的信息帶到民間。」她說。
孔令瑜認為信徒未必對時事冷漠,可能是以不同方式參與社會時事:「培育工作者不應責難信徒不關心社會,反而應反省自己付出的是否足夠。」
羅淑儀:秉持香港核心價值
事實上,不少平信徒亦在自己的專業崗位上活出關社使命。信徒記者羅淑儀說,在香港固有的價值被經濟環境所扭曲下,無論是公教或一般記者,更有責任幫助大眾了解社會或時代所面對的問題。
羅淑儀說,中國內地近日有一名懷孕七個半月的孕婦,因未能付罰款而遭墮胎,加上李旺陽事件等,令人意識到危機感:「不少內地人被培育成為經濟動物,只著眼經濟利益,是否不當生命為一回事?」她說香港與中國母體相連,港人應予反思。
她說,新聞工作者有責任剖析當局政策背後的問題:「以『雙非』家庭為例,如果他們在內地有安全感,為何不在內地產子?但目前香港人卻不去思考原因。香港人為何要排外?為何失去了過去的包容?」
她說以往新聞工作者處理新聞時多能辨識到背後的社會議題,但近期「好像失去了辨識議題的能力,因為議題太多,只能被動地回應」。她指本地處境令記者愈來愈少發揮空間。
答問環節上,青年牧民工作者羅偉聰指出,信仰不是個人的事,也要傳福音,帶出正義和平、仁愛,事實上好些堂區亦透過探訪露宿者等行動實踐關社工作。對於培育青年關社意識,他肯定天主教大專聯會和相關團體的作用,並稱教會內亦提供青年牧民課程和青年教理培育活動,幫助青年信徒認清使命。
參加者、信徒曾仲康指出回歸後社會變化很大,他過去也有參與七一遊行,認為信徒應參與社會,「尤其是言論自由以及法治受箝制,若失去言論自由,情況有如在中國般失去宗教自由。」
非信徒袁巧仙認為,基督徒可以實際行動活出關社使命,建設公義與和平的社會,她建議可從愛德服務開始。本身是社工的她平日會到監獄工作,期間常見到信徒、神父或修女探望在囚人士,提供心靈滋養,「他們與受壓迫的人一起,這行動已是彰顯耶穌基督的精神。」
另一非信徒參加者徐恩樂認為宗教可以有很大的影響力,去制衡及監察社會不公平的事。(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