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展前談信仰譯著

期數
3569
刊登日期
2012.07.13
主曆
主曆 2012 年 07 月 15 日

(本報訊)教會出版人士期望,信徒在欣賞信仰翻譯著作的同時不要只著眼於個人與天主關係,也要讀通世情,認識不同文化和各地所演繹的信仰思想。

香港書展於七月十八至二十四日假灣仔會展舉行,以「讀通世情.書出智慧」為主題,來自世界各地逾五百三十家參展商參展,大會亦將舉行近三百五十場文化活動,鼓勵讀者從閱讀看世情。

天主教展區設於三號展館(會展舊翼,攤位3GC16至26),展館七月十九至二十三日晚上六時及七時各設半小時的活動,讓嘉賓分享閱讀心得及與讀者交流。

聖保祿孝女會香港區院長吳麗芬修女期望,信徒不單去細味翻譯作品的靈修智慧,也要讀通不同地方的文化和思考方式,這樣信徒讀者群體才能夠成長。

吳修女六月二十九日對本報說,修會的聖保祿書局計劃於七月書展推出《沙漠教父——靈修陪伴的智慧》(古倫神父著)及《基督徒的默觀之路》(多默.基廷著)等新書。

她說靈修作品多來自外地,但外地讀者的喜好卻不限於靈修書。她期望本地信徒汲取不同社會文化對接納知識的態度,以擴闊閱讀喜好。

修女說最受教徒歡迎的靈修書,原來翻譯難度也高:「中外思考方式不同,中文往往難於百份百表達作者原意......博大精深的靈修作品則邀請神父和相關專家翻譯」。

「靈修和文學修養造就成熟的教友。」修女指本地好作品固然應與教徒分享,惟因作家不多,她們便引入外國暢銷書以回應教徒需求。

基督教文藝出版社出版總監堵建偉說,不少外地靈修作品亦具備社會幅度,幫助人與社會建立關係,不局限於個人靈性成長。

他七月五日說,翻譯作品中既有歷久常新的靈修經典,也有貼近現代人靈性需要的作品:「靈修有很多向導,中心固然是人與上主的關係,也可延伸至與其他人的關係,以至深層的社會靈性,關注社會靈性是否被規限或抑壓。」

他說個人屬靈成長的題材,較著眼社會現實的受歡迎,但他鼓勵讀者全面理解作者的思想,以梅頓為例,雖然他的名作《七重山》談自己的靈修路,但他離世前也展現關心社會的思想。文藝出版社本年初出版了《認識靈修大師梅頓》。

他說處理翻譯靈修作品,要在編輯和翻譯方面下功夫,才能把讀者連繫到寫作背景,體會當中的靈修反思,如《草原上的屬靈智慧》(麥賴琳修女著)一書中談及非洲國家刑法時連繫到香港讀者關心的層面。

另一方面,公教婚姻輔導會總幹事李劉素英七月五日說,小組式研讀有助信徒把外地翻譯書籍的普世信仰原則,結合到本地處境。

公婚會去年開設「身體神學研習小組」,三十位該會同工、委員及義務導師研讀翻譯書籍《來自伊甸園的男人和女人——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身體神學》。

李太說,書中強調婚姻不可拆散和尊重身體的信息,也肯定自然家庭計劃,而結合經驗加以討論,讓參加者對輔導等工作有更深刻的反思。(鄧)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