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同行迎放榜

期數
3569
刊登日期
2012.07.13
主曆
主曆 2012 年 07 月 15 日

本年七月二十日是香港中學文憑試的放榜日、 八月十七日是大學聯招的放榜日。四方八面的資訊令學生及家長都不知從何入手。總結過去一年的輔導中六學生及家長的經驗,鼓勵大家有以下的準備:

調整目標  預備迎戰

「條條大路通羅馬」是教育局文憑試放榜講座的主題,表達出就算不能夠直接透過文憑試升讀全日制大學學士學位課程,副學位課程(包括副學士及高級文憑課程)、職業訓練課程、兼讀制課程、內地或海外升學、甚至投身社會也可通往「羅馬」。不過最重要的是,我們心目中的「羅馬」是甚麼?我觀察到很多學生及家長心裡面的「羅馬」就只有大學,於是「條條大路通羅馬」就變得行不通。我們應該先定下一個職業方向,例如對酒店工作有興趣,不但可以選擇大學課程,連不同大專院校的副學士、高級文憑也可以選擇。所以,「羅馬」是我們的理想及方向,課程是我們可以達到目標的路而已。

小心假設  多方預備

考完文憑試後,家長和學生應該嘗試對自己的成績作出三個可能性的預備。若成績超出水平,可以選擇要求更高的科目。第二是成績屬正常發揮的水平,可以選擇一些與自己成績相符的學科。第三,若成績比想像中差,就要預備選擇大學以外的升學途徑。預早設計好這三項計劃,讓自己在放榜後有清晰的方向,會較容易掌握放榜後兩天的安排。

對抗迷思

中六學生往往聽到「人地話」某一學科容易入讀,於是就忽視了自己本來的理想和興趣。「人地話」某課程不及大學學位好,所以無論自己的成績是否符合大學的要求,也只會考慮選讀大學。「人地話」不能升讀大學就等於沒有前途,大家就怕沒有前途就等於沒有好的生活。於是「人地話……」就變成自己選擇的標準。也許這些「人地話……」都不是謊言,但是「人地話……」是否適合自己的狀況及處境呢?自己的前路是由自己創造及計劃的,要根據自己的能力及興趣而設計。

最後,忠告家長和學生要彼此了解大家的期望、並了解學生的能力及興趣,就能夠同心同行面對放榜的各項挑戰。單一方堅持己見,只會令籌謀出路變成了戰場,關心變成了誤解。贏了學位,輸了關係,理想嗎?

 

香港明愛青少年及社區服務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