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鐘教理】社會正義

期數
3569
刊登日期
2012.07.13
作者
余偉華
主曆
主曆 2012 年 07 月 15 日

413. 應如何審斷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

存在著經濟上和社會上邪惡的不平等,打擊著千千萬萬的人;這種不平等公開地違反福音,違反社會正義及人位格的尊嚴,並且違反和平。......

414. 應如何表現人類的連帶責任?

連帶責任源自人類間和基督徒之弟兄情誼,尤其表現於財富的公平分配,平等的工作酬勞,以及致力於一個更正義的社會秩序。……

《天主教教理簡編》

 

 

小時候,父母都教導我們要努力工作,以賺取金錢,才能有一個安穩的生活。這亦是教會社會訓導對工作的肯定。但反觀今天的社會,有很多人雖然努力工作,卻仍不能賺取到,度一個有尊嚴的生活所需的酬報的時候,我們不禁要問,我們的社會究竟出現了甚麼問題?

教會的社會訓導稱這種狀況為違反社會正義,這是一項非常嚴重的指控,教理明言基督徒有責任去消除這種不公義。但可惜的是,很多時,我們不但沒有消除這種不公義,卻反而在不知不覺中助長,甚至參與這些不公義的行動和社會結構。如果我們去反省,生活中其實有很多這樣的例子:例如當你居所的管理公司要求增加管理費,好使保安員和清潔工友的工資,能符合最低工資的要求,並享有有薪的「飯鐘」時,你會作一個怎樣的抉擇?你是希望付出最低管理費,還是希望為你工作的人能有一個更合理的生活水平?

福音的故事時常都提醒我們,我們是上主葡萄園的工人,也是祂的管家,天主給予我們每人不同的「塔冷通」——我們的才幹。我們運用這些才幹所得的,最終仍是屬於上主,而不是屬於我們,我們時常都應當記得福音所說的:「我們是無用的僕人,我們不過做了我們應做的事。」(路十七10)當我們明白到我們之所以能賺取,是首先因為天主願意給予,而且所賺取的亦不是屬於我們時,便能明白到為何我們有責任,將賺取所得到的,與其他有需要的人去分享。

聖師金口若望提醒我們:「不讓窮人來分享我們的財產,這是偷竊他們,除掉他們的生命。我們所持有的財物,不是我們的,是他們的。」(天主教教理2446)

 

教理委員會供稿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