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鐘教理】教會:慈母與導師

期數
3572
刊登日期
2012.08.03
作者
鄧淑萍
主曆
主曆 2012 年 08 月 05 日

教會如何滋養信友的道德生活?

信友在教會團體中領受天主的話和「基督之律」(迦六2) 的教導,並領受聖事的恩寵。他在教會中與基督的感恩祭獻結合,使自己的道德生活成為屬神的敬禮,又從教會學習童貞瑪利亞和聖人的聖德典範。

教會訓導為何介入道德領域?

因為教會訓導有責任宣講當信的和應在生活中實踐的信仰。訓導的職責也伸展到自然律的特殊規範,因為遵守這些規範為得救是必要的。

(天主教教理簡編)

 

有所謂「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這正好道出了作為父母和老師的職責。然而,教會團體因著聖洗聖事誕生了她的新生子女,並且擔起教養他們任重道遠的職責,成為信徒的「慈母與導師」。誠如真福若望廿三世在《慈母與導師》通諭的開端所說:「天主公教,由耶穌基督欽定為萬民的慈母與導師,其目的是使世世代代投入她懷抱的眾人,充滿著完美的生命而獲得救恩。」(慈母1)


教會是真理的柱石和基礎(教理2032),羅馬教宗和主教們是真實的導師,擁有基督的權威(教理2034)。二千多年來,他們保護和監督了這信仰的寶庫。可惜,每當人們聯想到天主教教會的訓導時,便認為是「保守、傳統、不近人情、不合時宜」;就一些具爭議性的倫理問題上,如人工避孕、離婚、墮胎、安樂死等,有時連信徒也不認同或不履行;因為他們自覺有足夠的能力及客觀的價值,去判斷和抉擇「自己的行為」,把教會的教導聽而不聞,或置之不理。

我們要知道作為信徒,道德生活已不只是一種態度或取向,而是屬神的敬禮。(簡編429)所以我們極需要依賴聖事的恩寵,祈禱的力量和教會的訓導,使自身的生命和生活被滋養、被光照和被教導(教理2031)。這樣,我們才能以積極和真實的行動,來見證信仰的真諦,在世界中成鹽作光。
 
記得吳智勳神父曾教導,當我們在倫理判斷遇有懷疑時,應「站在穩妥的一邊」——教會。因為「萬民的慈母與導師──的教訓,其光芒照耀、點燃並熾熱人心;其警告具有上天的智慧並響徹於各時代;其效能對應付人類日益增多的需求,對減輕人生的煩勞與憂慮,常是極具神效的對症良藥。」(慈母263)

執筆之時,剛巧發生了祝聖上海輔理主教馬達欽事件。馬主教在致謝辭中,表達自己「依靠天主恩寵,我成了今日的我」和「想起了慈母聖教會提醒我的」;正好展現了作為教會的牧人以身作則,在面對艱難的考驗中,保持自己的信仰,堅守職分,以無畏無懼的精神勇敢地、公開地向強權者和惡勢力說不!這確實是最有效和最有力的教導了!!

 

教理委員會供稿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