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婚單親遲婚人數增多

期數
3274
刊登日期
2012.08.17
主曆
主曆 2012 年 08 月 19 日

(本報訊)有從事婚姻及家庭服務的信徒表示,面對離婚及再婚問題、單親媽媽數目日漸上升,加上社會趨向遲婚,正面衝擊著教會的婚姻價值觀,建議教會應關懷面對婚姻困難及未婚信徒的需要。

政府統計署七月二十六日公布《香港的女性及男性主要統計數字》,其中一方或雙方屬再婚的數目由一九八六年的三千三百多宗 ,上升至去年的一萬八千二百多宗。去年的登記結婚數目中,逾三成一為其中一方或雙方再婚,遠遠高於八六年的七點七個百分比。

單親家庭中,單親媽媽持續上升及擴大。單親媽媽的數目在過去十五年,由逾三萬人升至六萬四千多人,升幅逾一倍;單親爸爸則由一萬一千九百多人增加至一萬七千六百多人,升幅溫和。

另外,統計數字顯示,本港結婚年齡中位數逐年上升,過去三十年,女性由二十三點九歲延遲至二十八點九歲,男性則由二十七歲延遲至三十一點二歲。生育年齡亦由三十年前的二十五點一歲推遲至三十歲。

教區婚姻與家庭牧民委員會執行秘書賴煜清七月三十日指出,遲婚與社會問題有關,「很多人在大學畢業後繼續進修,要等到事業有成,或已有物業才考慮結婚,這些外在物質似乎成了結婚的主要條件。」

他稱,不少人為怕將來離婚,因而選擇同居試婚,「這觀念除了提升遲婚率外,亦衝擊婚姻制度。」

要培育正確的婚姻價值觀,賴認為須從青年做起,如學習認識自我、兩性相處、拍拖的態度、分手的做法等,以妥善準備將來的婚姻生活。他又認為夫妻恩愛,子女感受到家庭幸福,長大後自然會嚮往婚姻。

至於信徒離婚或再婚問題,賴煜清八月九日指出,社會離婚率高,相對再婚亦會增加,教會須切實面對這些問題,例如支援他們的牧靈需要,教導其他信徒不應視他們為婚姻失敗者。

賴煜清認為,離婚或再婚信徒容易因信仰衝突而離開教會,建議他們在離婚或再婚時,尋求神師或牧民工作者的靈修指導,好能以正確的信仰態度面對。他亦指出,信仰小團體能關顧婚姻破裂者的牧靈需要,讓他們得到接納與支持,不要輕易離開信仰。

然而,賴對於信徒再婚存有保留,憂慮會影響子女成長,包括生活及信仰方面。若信徒選擇再婚,須慎重考慮各方面的影響。

公教婚姻輔導會堅道辦事處中心主管吳潔玲同日表示,大部份人決定離婚時,只著眼目前的處境,不會考慮將來的再婚問題,「可是不少人離婚時只有三十或四十餘歲,他們也期望得到真正的愛情。」

她提醒教徒再婚時要得到教會的特恩,或把上一段婚姻宣布為「婚姻無效」後才可以舉行婚禮。她認為教會對婚姻的培育不足,少有解釋教會不贊成離婚或再婚的箇中意思。

談及單親信徒媽媽的需要時,本身是社工的吳潔玲指出,單親媽媽承受經濟及照顧子女的壓力,很需要外界的支援,可惜教會在這方面支援不足,「信徒離婚後,會憂慮教會是否接納他,為免尷尬,少有在教會內提及自己婚姻破裂的事實。」她認為,教會須面對離婚率高的現實,牧民工作應包括加強信徒單親家庭的援助。

公婚會愛與生命教育服務輔導員張曉欣七月廿七日表示,參與婚前培育的人士多為三十歲以上,遲婚與個人進修、發展穩定事業得有關;亦有不少信徒為尋求「一生一世」的伴侶,會考慮良久,認為雙方關係穩定才考慮走上婚姻之路。

張曉欣指出,遲婚人士礙於年齡,或情緒壓力等問題影響生育,她鼓勵不育的已婚者領養小孩,令雙方都能度完整的家庭生活。(高)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