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聞問切】堂區聚餐

期數
3274
刊登日期
2012.08.17
作者
黃宗顯
主曆
主曆 2012 年 08 月 19 日

每年教堂都會慶祝主保瞻禮,除了舉行感恩聖祭外,還會在彌撒後舉行聚餐,自領洗後,我都會盡量參加這堂區盛事,透過這慶典,堂區教友再次回顧主保聖人的生平往事,以及其在教會裏的故事。此外,聚餐是一年內最多教友參加的堂區聯誼活動,可以跟平日少見的教友相聚。

約二十年前,我第一次跟家人參加主保瞻禮聚餐。那一年,堂區在彌撒後,在接連中學的走廊舉行聚餐晚宴。走出教堂,步向走廊,見到那裏已擺滿了二十多張圓桌,桌上擺放了宴會餐具,聞到香噴噴的味道,也聽到一些煮食用具的聲音。那時,堂區安排了一間中式菜館培記(菜館已停止營業),來堂區做中式到會,菜館安排了廚師和不少侍應提早抵達堂區作準備,一個臨時廚房,要提供二十多圍的菜式,大概二百多人的膳食,真是毫不簡單。

所有教友入席後,主任神父致辭及帶領飯前祈禱,沒有其他表演節目,便開始上菜。跟在中式菜館一樣,都是一道菜跟着一道菜上桌,有燒味拼盤、炸鮮奶、粟米羹、草菇西蘭花、紅燒炸子雞、紅豆沙、新奇士橙等,侍應們穿上他們平日在中菜館裏的制服,端上每一道菜,大部分的菜式都是熱騰騰的,跟在菜館內吃的差不多,食物的味道也達到一定水準。

雖然坐在開放的環境中進餐,坐的都是圓形摺椅,沒有靠背,天氣有點熱,也沒有空調,但大家都十分享受那晚的聚餐,各人盡興而歸。那一年,每張餐券只售六十元,大小和長者同價,非常經濟。

能夠提供大規模的中式戶外宴會,實在不容易,新聞不時報道戶外盤菜宴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可知在餐廳外處理食物是有很多難以控制的因素和風險的。

今天,大部分的堂區都選擇在教堂附近的中式酒樓舉行主保瞻禮聚餐,菜式比較豐富,價格當然也比較高,要二三百元,但整體感覺沒有從前在堂區聚餐那般凝聚,少了一份在家吃飯的感覺。

其實,有些堂區現在也選擇在自己的地方辦聚餐,但大多都是有限的西式自助餐到會,這比中式到會簡單直接,也較容易安排,但是,作為中國人,圓桌式的中式聚餐,始終更能給各位一家人聚會的強烈感覺。

[email protected]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