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間】自囚

期數
3575
刊登日期
2012.08.24
作者
楊志強
主曆
主曆 2012 年 08 月 26 日

多年前寫過這麼一則寓言:牛和狗都厭倦了給人豢養的生活,想到原野去,重過自由自在的日子。狗光身一條,隨時都可溜掉。牛的鼻子被人穿了個孔,插上木栓,繫上繩子,一從地裡幹完活回家,主人便把繩子綁緊在木樁上。牛棚正對著主人的住處,牛要逃跑可不那麼容易。這晚,主人全家赴宴去了,狗跑到牛棚說:「機會來啦」,張嘴便要咬斷繩子。牛說:「我已慣了讓鼻子拖著這根繩,沒它心裡便不踏實。這到底是條上好繩子,也是我唯一的家當,別咬斷它。」狗把繩子從木樁上解開,牛便拖著繩子,與狗一起,向原野跑去。主人回家,不見狗與牛,便追上來。牛正要加快腳步,繩子卻纏在路旁的石頭上,左拉右扯,幾乎把鼻子磨破,還是脫不了身,結果被主人捉了回去。狗在老遠看到這一幕,不禁慨嘆:「可憐的傢伙,這能縛你一世的『家當』,有甚麼好珍惜?」

人是自由的,生下來就可選擇。但人也是不自由的:我們都活在群體中,個人的抉擇定會引起不同反響,輿論總逼著你隨大流。而你的抉擇也許在某些人眼裡是個壞榜樣,看不順眼,可讓你的自由選擇消失在襁褓之中......但這些只是外力,人的肉身能給囚禁,靈魂卻任何鐵窗都鎖不住。心力夠強者,即使人在矮簷下,仍大可依然故我。但人最可怕的敵人其實是自己,因為自由也包括可自由到一無所有,當十分鐘好漢容易,甘心一輩子倒霉便難。昔人說「作繭自囚」,束縛著許多人的其實並非外力,而是歷年苦心經營的那個讓自家躲在裡面還有些許舒服的繭,就像上述故事裡老牛捨不得的那根繩一樣。

多活了十多年,重讀舊作,自然感慨良多:人在這世上活得愈久,積累的愈多,能把眼前籠牢拆掉的勇氣也愈欠奉。都說這很無奈,但誰忘了生命的精神性,誰便只能一輩子自怨自艾卻又苦無寸進,說白了都是自找的。耶穌教人「天主的歸天主,凱撒的歸凱撒」。現實屬於凱撒,當然花團錦簇,但若明知你向往的國其實在天上,那麼,「帝力於我何有哉」就不該是句空話。記得少年時初讀先秦諸子,開篇便是《莊子.逍遙遊》:「北溟有魚,其名曰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一讀便被這氣息打動,人要是站到最高的精神層次去活有多好!中國文化自古就有清流一脈,主張人該選擇最有質素而不是形形役役的人生,這是歷代文脈的脊骨。讀昔人書只讀出個識時務實來,只能說是自家窩囊,卻把祖先都解讀作廢柴。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