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一分鐘
非洲贊比亞主教團
反對國家定為基督民族
(天美社訊)非洲贊比亞的天主教主教團向當區建議,該國新民族憲法不應界定贊比亞是「基督民族」。
他們提交予憲法修訂委員會的聲明指出,「國家不會單單因為一個聲明而奉行基督教派的價值與訓誡」,再者,贊比亞是一個宗教信仰多元化的國家,不應失去教會及國家分立的宗旨。
聲明亦提到規範公民身份,及防止天然資源過度開採;並重申憲法不應支持墮胎、死刑及安樂死。現時當地法律容許某些特別墮胎及執行死刑。
尼日利亞教堂受襲
總主教呼籲改善安全
(天美社訊)尼日利亞主教團主席卡總主教(I. A. Kaigama) 呼籲國際社會幫助該國改善安全,以對抗「博科聖地」組織日益猖獗的恐怖襲擊。
該國天主教堂、小學及警局八月十九日疑被博科聖地襲擊後,卡總主教翌日在意大利對梵蒂岡電台說,政府已無能力保證和平。他指該極端宗教組織針對基督徒,他擔心衝突會引起兩宗教信徒的矛盾,甚至影響整個非洲,故重申這不是基督徒與穆斯林間的戰爭。
博科聖地過去兩年聲稱為行使伊斯蘭法律而殺害逾一千四百名基督徒、伊斯蘭教徒及警員。
興訟控告教廷案
美國法院撤銷控訴
(天美社訊)美國有興訟者透過俄勒崗州法院控告教廷,要求為一宗懷疑神父性侵犯事件負責,法官八月二十日裁決稱,涉案神父不是梵蒂岡僱員,故此撤銷教廷於此案的責任。
原訴人指教廷要為已歿的龍神父(A. Ronan)六十年代性侵犯他負責,惟法官指神父依照教廷指引並不表示教廷與美國神父為僱傭關係,美國亦沒有相關司法權限。
該名前神父曾承認於愛爾蘭及芝加哥性侵犯小孩,一九六六年被革去職務,九二年逝世。
在此案中,教廷繼芝加哥及波特蘭兩個總教區後獲撤銷責任,現只剩下龍神父曾經所屬的修會成為被告。原訴人律師表示會上訴。
教宗提倡教友職務
共同擔當教會責任
(天美社訊)教宗本篤十六世指教會慶祝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五十周年之際,所有教會成員須努力幫助平信徒明白他們所負起的責任。
天主教進行會國際論壇於八月二十二至二十六日在羅馬尼亞舉行,主辦單位二十三日發放教宗致論壇信息。教宗指教會需要「成熟且有承擔的信徒」為教會服務,教會憲章亦肯定教會成員須共同承擔責任和互相支持。
教宗鼓勵與會者繼續學習並踐行天主教社會訓導,特別在全球化當中推動的團結與愛德時帶給世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