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雅各伯堂五十周年
今年是本堂聖雅各伯堂五十周年,堂區牧民議會早在一年多前已準備隆重其事,成立專責小組負責紀念刊物事宜。初成立的小組共有十位成員,我們就在二O一一年一月的第一次聚會中,訂定了一個時間表。但在第一次聚會後,已有三位成員退出。
雖然有了時間表,但內容或下一步工作仍未有明確的方向;此時剛得悉教區歷史建築網站舉辦講座,每個堂區都要在二月底提交聖堂的發展歷史,亦最好加入有關聖堂建築變遷等資料,並分兩階段提交。我們比對歷史建築網站的提交時間與紀念刊物的時間表,發現配合得天衣無縫,我們馬上邀請各年長教友進行訪問。
教區歷史網站籌委提供專業攝影師為聖堂拍照,攝影師到對面的工廠大廈天台取遠景,並提議拍下在堂區起源地的特別物件如銅鐘;銅鐘於教友們重踏鯉魚門天主堂故地時已被帶回現時的聖堂,令當日的拍照工作能順利完成。我們更決定在五十周年堂慶之主保瞻禮感恩祭開始時,會重新敲響銅鐘,喚醒我們應珍惜天主給我們的一切。
其他的聖堂資料及相片須靠年長教友從舊物堆中尋覓出來,他們總在訪問前已把資料準備妥當;其中一份關於本堂區建堂主任司鐸的特刊(雷震東神父來華四十載),讓我們了解不少建堂初期(一九六二年)有關雷神父的事跡,他從苦難中仍堅持信仰,還不斷把握救濟及辦學的機會。
為了找到其他有關聖堂的發展及變遷,我們兩次清理聖堂舊文件,不但找到另一本堂區十五周年(一九七七年)的特刊,內有當時不同的彌撒中心、堂區特定時期的發展及各善會的成長資料,更找到由田恒利神父留下的聖堂建築圖則及興建過程的相片。堂區的青年們把相片排序,非教友亦有參與重新拍下照片,一起再輯錄成興建聖堂的短片,以便提交作網站資料及主保瞻禮聚餐時用的短片。最後加入新聖堂建成後一周年(一九九一年)的紀念小冊子,從中讓我們體會到神父們為尋一個永久聖堂位置所付出的努力和堅持。
但堂區最慘淡時期的境況,卻無法從這些刊物中體味出來,這惟有靠一班堅守在堂區的教友。他們不惜遠或近,仍努力支持堂區;為多了解當中的辛酸,我們安排了一個「甜酸苦辣」聚會,讓大家分享他們那份對信仰的堅持、執著及如何以行動回饋天主的慈愛。
最後,我們把過往的資料分作三個主要時期,加上現任主任司鐸范錦棠神父對堂區未來的展望,完成了堂區歷史回顧及展覽材料的搜集工作。
整個過程中,我們不但認識到前人播種,後人灌溉及嚐到最後收成的果實;大家同時亦體味到不同的起落和困難。當中有成員離開,也有回巢幫忙到深夜;有的不怕跌倒或批評,甘願繼續付出,為堂區出謀獻策。在這,感謝努力效法耶穌基督為人犧牲作榜樣的神長及教友,他們在不同階段中仍表現出對天主的那份信靠,正正配合我們五十周年堂慶的主題「跟主是主五十載」——五十年來跟隨的就是天主。但這不是一個終結,而是要繼續承接至六十載、七十載……
- 聖雅各伯堂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