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小品】服務:基於服從

期數
3578
刊登日期
2012.09.14
作者
梁達材
主曆
主曆 2012 年 09 月 16 日

最近我回到羅馬傳信公學(隸屬萬民福音部的國際修院),與一九七一年畢業班同學聚舊。出席者共有三十一人,差不多佔了舊生的一半。

經歷四十年,各人外貌上、體形上,自然改變不少,我也得花上一點時間去跟這班「老同學」相認呀!這次相聚了整整一星期,一班「老同學」每天細說當年,猶如手足,不分身份,從天南地北,談到日常工作,盡顯兄弟相聚之樂,讓我沉浸在滿溢的喜樂中。

透過分享,我得知部份同學沒有走鐸職聖召之路,但卻以上主所賜予的專長服務他人。

例如一位非洲同學沒有晉鐸,卻以教友的身份,藉著研究人類學的豐富學識,幫助當地教會成立了第二間天主教大學。他曾到過中國講學呢!

另有一位越南同學,為了幫助家人脫離困苦環境,得到當時教宗保祿六世的許可,免除履行鐸職,投入社會工作 。現今他在美國一堂區擔任越南人士傳道員的工作。

也有數位同學,從事教育,以培育下一代為終身事業。

以上數位同學,都是以個別專長,服務社會和教會,可說是另類牧者。

至於走司鐸聖召之路的同學中,有五位已成為主教,其中一位是東方禮的宗主教,另有一位是教廷大使。後者在分享中謙卑地說:「在牧民工作上我不如你們那樣多姿多采。我沒太多機會主持婚禮或葬禮,甚或給病人施行傅油禮。」我們都異口同聲地回應,肯定他在牧職上與我們是一體的。

不能不提的是徐錦堯神父,相信很多教友都知道徐神父對中國文化認識相當深厚,更能把中國文化融入福音宣講中,使教友受益不少啊!

在這四十年期間,同學中有七、八位神父因為健康理由相繼去世。更有一位非洲同學是為了堅守信仰而致命。大部份的我們,以耐心和努力,甘心情願地服務了慈母教會大半生。從各人臉上,都充滿著滿足與快樂的皺紋。

其實,不管是司鐸或信友,同樣是聖召,服務是自各精采,每人在上智之主的安排下,各有其服務岡位,我們只需要聽命,服從既有安排,一切自會成就。

在我服務香港教區四十年的過程中,我學習到、亦明白到「聽命」的重要。記得我在成為神父最初的十年牧民工作中,平均每三年便調任一次。我曾問胡振中樞機為甚麼是這樣安排。胡樞機簡潔地答覆我:「有些人是要這樣的!」我覺得這是對我聽命的肯定。

另一次經典調任之作在十年前,當時陳志明副主教與我在電話上的對話:「教區要派人前往多倫多工作,你是首選!」

(我當時聽到多倫多便心感害怕,因為我不喜歡多倫多的天氣!)「那麼誰是次選?派他罷!」

「你先考慮,稍後才告訴我你的決定。」

經過二十四小時的考慮,我便決定離開工作只得兩年半的海星堂,前往多倫多。我當日的服從,是天主給我一份最大的禮物,讓我在陌生的環境中,重整我的內修生活。

所以,「服從」是我服務教會的基調。

因為耶穌對宗徒們說過:「誰聽從你們,便是聽從我。」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