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友戲有益】樂器推銷員

期數
3578
刊登日期
2012.09.14
作者
陳鈞潤
主曆
主曆 2012 年 09 月 16 日

同一天下午在葵青看完元朗天水圍青少年音樂劇團演《心慌謊》,晚上又在柴灣青年廣場看香港歌劇院夏令營演《樂器推銷員》。很不同天水圍小孩那種在物資有限條件下製作:這是從紐約百老匯買了賣座音樂劇少年版的版權,用三星期四十五小時密集訓練參加夏令營的五至十八歲青少年,足夠分成三組分別演出週末週日的三場(每場不同卡士)。往年演過歌劇《魔笛》、輕歌劇《海盜王》和音樂劇《阿拉丁》。這些孩子都有音樂、歌唱和英文底子。原著是米麗迪芙威爾遜名劇,其中膾炙人口的名曲《Til there was you》,聖堂彌撒中也有用作民歌聖詠。

故事是騙子希爾教授(沈懷希)自稱音樂學院畢業,到了愛荷華州河流巿,游說巿民湊錢給他購買樂器和制服、組織一隊少年樂隊,避免他們受新興玩意如桌球等影響學壞。偽君子巿長史恩(鍾智樂)懷疑他而暗中調查他底細。帕茹女士(呂安珩)渴望女兒瑪麗安(陳梓晴)早日出嫁,歡迎希爾上門。瑪麗安本來懷疑希爾行騙,但他鼓勵她有說話缺陷的弟弟雲羅普(傅文卓)克服自卑感,瑪麗安大受感動,和希爾相愛。希爾也捨不得照原定計劃挾錢逃走,反而真正訓練出一隊兒童樂隊來,令家長們笑逐顏開,大團圓結局。

同日看這兩部都是兒童演出音樂劇,都有個出場時是滿口謊言的慣性騙子男主角,而最後受女主角影響而改邪歸正。不同的是這部有華麗服裝佈景:一開場在仿古火車廂景、乘客前後搖晃製造火車開行效果的英文急口令式合唱,已經先聲奪人。孩子們一樣充滿活力,在同儕群體壓力下各自發揮,國際學校生當然應付裕如,有困難的也鼓勇努力把高難度的歌或對白清楚道出。好些要角演技成熟「老人精」:演流口水岳母娘的呂安珩就活現「恨(女兒)嫁」姿態!果然是晚成了獲獎演員。演瑪麗安的陳梓晴唱主題曲也表現了成熟的感情。反而結尾一對情人應該相擁抱時,二人本能反應孩子氣地只是頭和臂相擁而刻意身體保持距離,非常可笑!

兩部戲的班底,背景完全不同;但都洋溢著童真,和發揮團隊合作精神演好製作。成績可喜!兩處劇院內完全一樣的,是觀眾席中演員家人那份逸於言表的興奮和驕傲!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