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牧」的愛

期數
3579
刊登日期
2012.09.21
主曆
主曆 2012 年 09 月 23 日

香港天主教會把每年九月第四個主日定為「教育日」,一方面重申教會對教育的重視,另一方面邀請所有父母、教育工作者、教友領袖及平信徒,擔當青少年的牧者。

今年教育日的主題為「善牧」的愛:忠貞與犧牲。基督為我們講述「善牧」的比喻,提及「善牧」有別於一般傭工,他認識自己的羊,親自牧放牠們,失落的,他要尋找;迷路的,他要領回;受傷的,他要包紮;病弱的,他要療養;肥胖和強壯的,他要看守……(則卅四15-16),他甚至願意為羊捨命,展示一份犧牲的愛。

父母愛護子女,猶如善牧照顧羊群,本是天經地義的事。然而,表達這份愛的方式因人而異。今天,不少中產家庭為給子女更好的生活環境,父母雙雙外出工作,把關顧子女的責任假手傭工,或以金錢、物質取代一家人相處的時間。至於基層家庭,父母本想親力親為,卻因要賺取日用糧而無時間接觸、關心子女,導致不少家庭失效,青少年問題日益嚴重。

事實上,子女渴望的是父母的聆聽、接納、關愛、諒解、肯定、鼓勵、支持……父母再忙,仍須抽時間關心子女,主動溝通,了解他們的真正需要,這正是「善牧」甘願犧牲的愛。許多父母常著眼於要給子女最好的東西,殊不知最值得送給子女的,就是一家人相處的時間、是父母的陪伴!教區剛發表的意見書,正好從家庭角度檢視目前的社會政策。(見本期頭條新聞)

父母以外,老師對青少年的成長同樣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作為「善牧」,老師應不時反思:我最需要關心的是甚麼?天主把學生交託給老師,賦予教育的使命。老師要做好教育工作,必須從接觸、認識學生入手,辨別學生的獨特個性和需要,關顧他們,讓失落的、迷失的、受傷的、病弱的重新肯定自己的價值;即使是健康的,仍須提攜、引導。

老師不離不棄的關顧,每令學生重獲信心,大步向前。誠然,今日不少老師為各項推陳出新的教育改革疲於奔命,為教學內外沒完沒了的工作喘不過氣,要做好「善牧」的職責更見困難;但不少前人的榜樣令人相信,要做好教育工作仍是可能的。

在香港這以經濟掛帥、崇尚享受、充斥著各種謊言和謬論的地方,成長的路為青少年尤為艱辛!近日的社會事件,喜見眾多家長十分關心子女,注重健康的生命教育。願所有父母、教育工作者、教友,以「善牧」的愛幫助青少年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尋找人生的方向,讓他們的心靈獲得滋養和治療,並孕育出仁愛和自由的精神。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