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者之歌】讓自尊在愛中建立

期數
3580
刊登日期
2012.09.28
作者
葉慶華
主曆
主曆 2012 年 09 月 30 日

愛人,對基督徒來說,是理所當然的事。但在具體的經驗當中,在真誠的關懷和聆聽中,我們也許都曾經問過這樣的問題:那個人真的值得你愛嗎?你這樣做到底值不值得? 跟這個值不值得的問題一起的,是一種「好唔抵」的感覺,吃了虧,做了傻瓜的感覺。你怎樣回應,是你怎樣在愛的生活中確立自信,找到平安的關鍵。

我做了關心別人的事,對方接納,表示欣賞,對我是一種鼓勵。即使對方沒有特別的表示,或者沒有機會向我表達謝意,但行為符合我的期望,我也覺得好。若對方的行為完全相反我的期望,不值得的感覺便會產生。一位太太日間要上班,下班回家要照顧孩子,做家務。即使丈夫沒有感激的說話,她也不介意。但當她發現丈夫有婚外情時,心情便矛盾了:仍要關心他嗎?仍要為他整理衣服雜物嗎?我值得這樣做嗎?這種情緒反映我們對愛的看法。愛,到底為了甚麼?愛的重點在付出抑或在得到?如果愛在於得到,享受被愛的幸福,那麼我的幸福就視乎我是否幸運,是否遇到真心愛我的人了。愛的生活,豈不是有如賭博?仔細看耶穌關於愛的教導,重點都在付出。我是否幸福,端視乎我是否勇於付出。愈能夠在困境中付出,愈顯示優越的人格,高尚的心靈。

愛,到底為了甚麼?有甚麼效用?愛解決不到經濟問題。有愛情,沒麵包,最後便是要餓死。愛化解不到能源短缺的危機,阻止不到風災雨災的發生,愛有甚麼用?的確,愛解決不到世界的具體問題,愛的效用不在於世界而在於人。一句「我愛你」並不改變現實的壓力,卻使「你」的價值得到肯定。在「我愛你」中,「我」對「你」說:你在我眼中是寶貴的,我願意拿別的東西換取你(參閱依四三4)。有甚麼比聽到這樣的話更能肯定個人的尊嚴?一切關心,一切鼓勵,一切付出,最終要表達的就是這點肯定。若果愛對「你」有這樣的肯定,對那付出愛的「我」豈不是有更大的肯定嗎!能包容能忍耐地愛,能不計較自己得到甚麼而付出的,是強人,不是弱者。他付出的愛,肯定他是最懂得生活的智者,肯定他做了人生最值得做的事。愛就是賦與尊嚴的最高原理,是人性尊嚴的最終基礎。人的一切才華、本事、成就都不是永遠的,只有愛永存不朽(格前十三8),所以亦只有愛才是判斷值不值得,有沒有尊嚴的準則。

耶穌曾說過:凡聽了我這些話而實行的,就好像一個聰明人,把自己的房屋建在磐石上:雨淋,水沖,風吹,襲擊那座房屋,它並不坍塌,因為基礎是建在磐石上(瑪七24—25)。這「房屋」指的是甚麼?請留意它不是別人的,而是「自己的房屋」。耶穌明顯地將自我和房屋連在一起講,以房屋比喻我們每個人自己。坍塌不坍塌,說的其實是這個「我」成人抑或不成人,不枉此生抑或虛度此生的事。耶穌這段話,指著我們整個人的價值和意義來說,是整體地評論自我的原則。自尊的建立,因此更清楚:實行耶穌的話,以愛和寬恕為自己行動的目標,便是聰明人。基督徒的自尊,就在耶穌對聰明人的肯定上建立。「值不值得」不是最根本的問題,最根本的問題是你要做個怎樣的人。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