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教進行會國際論壇

期數
3581
刊登日期
2012.10.05
主曆
主曆 2012 年 10 月 07 日

 (本報訊)參與「公教進行會」國際論壇的香港觀察員九月指出,服務教會是每位基督徒和修道人的責任,此責任亦體現於福傳工作上。

「公教進行會」(Catholic Action)八月二十二至二十六日在羅馬尼亞舉辦國際論壇,題為「在俗公教進行會成員:為教會與社會負起共同責任」,來自逾五十個國家和地區的公教進行會成員與會,另有約二十位非成員的修道人及平信徒擔任觀察員。亞洲與會者分別來自香港、菲律賓、緬甸以及印度等地。

論壇探討修道人與平信徒的合作關係、新福傳、梵二精神,以及十月開展的信德年等課題;會上公布教宗本篤十六世致與會者的信息,指出教會於慶祝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金禧之際,應鼓勵平信徒與修道人共同負起對教會的責任。

觀察員、香港天主教教友傳信會教友傳教士雷韻詩九月十二日返港時說,論壇提醒平信徒非單純服務教會,而是要與修道人共同負起建設教會的責任,彼此合作及溝通。論壇上,各地與會者分享他們履行教友職務的經驗,包括福傳工作。

曾往柬埔寨傳教的教友雷韻詩說,傳信會多位教友傳教士先後回應傳教召叫到海外傳教:「成熟的教會並非只服務本地,也服務普世教會。」她又認為關心中國教會、服務香港社會也能履行本地平信徒的責任。

事實上,公教進行會一直鼓勵平信徒成員履行對教會的責任,並因應各地需要,以不同使徒工作服務教會與社會。

雷說,該會上個世紀曾在香港發展,雖然目前已沒有運作,但本地信徒仍會透過不同方式履行教友職務,與該會成員回應基督徒蒙召成聖、參與教會的精神吻合。

她說當教會面對艱難的社會處境,這份共同參與尤其重要:「羅馬尼亞與會者分享稱,教徒於共產政權倒台後,便共同負起復興教會和建設社會的責任。」

另一位香港觀察員、服務堂區的關仲華終身執事說,本地堂區教徒已有成熟的共同責任意識,他提議可締造更多機會加強修道人與信徒的溝通。「共同責任強調培養參與感,不僅是義工而是投身參與。」他說各地履行教徒職務方式大同小異,但當中須要他們辨識社會需要。

對於鼓勵信徒貢獻教會,他九月十四日說,教會團體應更重視青年的創意和動力:「有與會主教指青年走得很前很快,我們既不應抹殺他們的創意,也該因應現況推行相關建議。」(鄧)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