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友年專訪】德信徒投入善終服務 工作中活出方濟神恩

期數
3581
刊登日期
2012.10.05
主曆
主曆 2012 年 10 月 07 日

來自德國的在俗方濟會會士若瑟(Josef Raischl)指出,在俗信徒能夠在社會不同崗位見證信仰,在教會內亦能發揮所長,與神職人員一起建立團體。

五十三歲的若瑟八月初隨同來自美國的安德肋神父(Andre Cirino)來港,主持八天退省。

原來若瑟自小便與方濟精神結緣,入讀方濟大家庭的小修院,少年便往亞西西朝聖,大學開始接觸聖文德(繼聖方濟位的第七位方濟會總會長,有系統地整理方濟的神學思想)的著作,一度想以聖女佳蘭(方濟的屬靈好友)的書信為題目完成博士學位......但有趣的是,他最終選擇把方濟精神融入善終服務當中,與長者一起好好面對死亡這位妹妹。

若瑟的父母很著重孩子的宗教培育,七兄弟裡,三人入讀一間由嘉布遣會管理的小修院。他兩名兄弟也在教會服務,其中一名從事培育工作的弟弟,便有分在教宗本篤十六世的舊居工作,讓訪客了解拉辛格的信仰陶成。

若瑟十歲入讀嘉布遣會小修院,一住九年,自少便接觸聖方濟的神修,直至入讀大學。他讀的是全德國唯一的天主教大學——艾希施泰特大學(University of Eichstatt),雖然那時已清楚自己不是走修道生活的路,但他仍熱心修習神學。

大學期間,他有機會到英國坎特伯雷「國際方濟研習中心」研習一年,在那裡開始接觸聖文德的著作,認識方濟靈修。

畢業後他短暫工作,至八七年往羅馬讀博士學位,專研聖女佳蘭的信件,那時起他認識了安德肋神父,不時交流靈修心得;八八年開始更一起舉辦退省,如是者每年兩次,一直至今。

若瑟讀了一年博士班後,發現那方向不適合自己,退學返回德國投身社工專業,在當地教會支持下,他參與創立一間善終寧養機構。他目前是機構的總監,領導機構有六十五名員工和二百多名義工,機構每年服務逾一千名臨終病者。

「我們都害怕死亡,害怕失去生命。在西方文化裡,人要藉著醫學去對付死亡。」他說:「事實上死亡是我們生命中的核心經驗。然而我們卻不理會死亡。我們要正視它。」

他強調教會在生死的課題上有著良好的傳統和教導。「有信仰的人明白,死亡是生命的一部份。方濟也(在太陽讚歌中)稱死亡為妹妹。」

他說,在德國一些院舍,竟然有過半數長者,年內完全沒有親人朋友探訪。「長者從家人或政府津貼中得到財政資助,但他們渴望的卻是人際間的接觸。」 他認為教會團體可協助信徒去面對生命和死亡,學習去珍惜在世的日子,學習多關心別人。

若瑟育有三名子女,主日他家庭會隨教會團體探訪露宿者,本身熱愛音樂的他,也會在彌撒中奉獻音樂。

雖然沒有走上修道或司鐸的聖召,但若瑟便以在俗信徒的身份和天賦的恩賜,在工作和教會服務中,與教會團體一起活出信仰。(希)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