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體中成長】人人皆可當領袖

期數
3582
刊登日期
2012.10.12
作者
鍾蘭英
主曆
主曆 2012 年 10 月 14 日

一直以來,很多人都以為,古今中外只有運籌帷幄的政治家、叱吒風雲的英雄豪傑,又或者是睿智過人的聖哲先賢,才堪當領袖;其實不然,只要願意委身,人人皆可成為領袖。

也許有人天生就是領袖材料,但更多的領袖卻是經後天培育出來的。最近參加了西北鐸區的領袖培訓,更深深體會到這一點。

在不同的領域、不同的大大小小團體,都需要領袖。這次領訓營,有不少學習重點我是極為認同的:一個領袖必須具備威信,讓其他人樂意跟隨,並願意與他合作,去實踐共同的理想。這種威信是如何建立的?那是建基在關心、寬恕、服侍,甚至犧牲這些特質之上,而這些特質其實是可以透過培育,然後進一步自我完善的。

信仰團體的領袖,跟其他領袖不同,他必須放下自我,經常祈禱,尋求天主的旨意,然後定出前路,帶領眾人邁進。他與眾人建立關係不是靠命令、支配,而是溝通、協調及結合,並且找出各人的神恩,讓大家按才能共負責任。至於定出的前路,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因外界環境變化多端,有時路線需要調整,模式需要轉換,領袖必須明白這一點,在帶領眾人認真檢討後,就可以作出彈性的改動,最終仍是向著信仰的路走。

作為領袖,滿足追隨者的基本需要十分重要。國家領導人要令人民衣食足,因為衣食足是人民的基本需要;信仰團體成員的基本需要又是甚麼?是被接納、被關心、有人願意聆聽他的需要,有機會發揮他的能力,可以貢獻自己,更重要的是獲得更多機會認識基督,領導者就要滿足他們這些需要。

由於各人才情不同,神恩亦有差異,在培育過程中,時間及經歷或有不同,但最終都能在不同崗位作為帶動者,發光發熱,影響身邊的人。所以人人皆可當領袖這話,並非泛泛之論。

就以領訓營的帶動者為例,當天除了早上徐錦堯神父的講座外,其餘各個環節,例如:帶領身心靈祈禱及默觀祈禱、主持互動遊戲及一些主題講座,還有領唱泰澤聖詠等,都是由基基團聯會不同的幹事主持,他們均能獨當一面地帶領大家投入各個環節。

例如其中一位帶領默觀祈禱的麥女士,分享說自己從前不擅辭令,很怕當眾講話,但當她帶動祈禱時,卻表現得很有信心,她用感性的聲音,流暢地誦讀經文,並進一步把大家帶到耶穌醫治患病三十八年病人的場景中,讓大家感受到病人受疾病煎熬的苦,也感受到耶穌關愛病人並願意讓他痊愈的仁慈之心。在她的聲音導航下,大家都能把自己代入其中,從而作出種種的反思。她的帶動無疑是成功的,但這成功相信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輕易達到的,她應該是參加過多次的培訓,也累積過不少的帶動經驗,才有此表現的。

明白到人人皆可當領袖這個道理,大家就要當仁不讓。這一來,堂區的工作及服務,人人樂於分擔,也有能力分擔,這正是堂區,甚至是教區在教友年中最美好的願景啊!
 


基基團聯會供稿
 

廣告